文章

聖誕快樂 – 尋求和平

merrychristmas

昨日趁《 Merry Christmas 聖誕快樂》未落畫前去看了,雖然已經過了聖誕好久,但好戲不怕遲。此片是名符其實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講德、法、英三軍在聖誕前後拋下戰袍,同渡佳節。影片沒有太過沉重的悲傷感,也不煽情,但仍能道出戰爭給士兵所帶來的無奈和痛苦。

在戰爭中前線的士兵,隨時都在緊張狀態,既要準備進攻,也要抵禦敵方來襲,身心疲憊。每逢皆節倍思親,大家都想念家裏的人,想念著自己的故鄉。這種情緒一直蘊釀著,一直到平安夜,隨著音樂而釋放。

音樂是共通語言,聖誕歌曲大家又熟悉,就算歌詞不一樣,言語不通,仍然產生同樣的作用。詳和的聖誕歌,令大家的心一陣溫暖。三軍長官也被感染,進行停火交涉。天時地利人和底下,他們渡過一個平安又溫暖的夜晚。用簡陋的設備做的彌撒,有沒有信仰的都參加,為的是可以靠在一起,享受短暫又細小的和平。

在停戰期間,他們建立起友誼,互相看妻子的照片、喝酒、踢球、玩牌,還相約戰後再見。彼此之間,國家民族的隔阻沒有了,其實大家都只想求個和平。事實上,很多人參軍,並不是出於個人的愛國心,而是因為國家呼召要保圍家園而已。敵人是否真的十惡不赦?是否真的有深仇大恨?非要置他人於死地不可?

當然,並不是一面倒的所有人都要和平。在軍人之中,仍然有人決定留在戰壕不去碰敵軍。英國的小伙子,因為哥哥的死而對德軍恨之入骨。

友誼一旦建立了,就難以回到敵對的狀態。人非草木,又豈能馬上反面無情地向敵方開火?經過此事,他們的戰鬥意慾已經失去了。戰爭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只想快些結束,快些回家。

這些軍人一刻的鬆懈,對於國家來說是不容許的,與敵同行是叛國行為,那管甚麼節日。結果,他們再不適合在這個滿是「熟人」的戰地,而要調到其他前線作戰。

從軍的神父跟主教說,他做了一場他一生人最重要的彌撒。主教卻責罵他,說他累戰友到更危險的前線了。主教對軍人說,德軍不是上帝的兒女,要趕殺絕,不管男女老幼。顯然這時宗教已經變了質,成為政治工具,用來合理化戰爭動機。神父心灰意冷,放下十架走了,只因這個被變了質的宗教與他的良心產生了衝突。

在叛國罪之下他們最終各散東西,不用在戰場上相見或許是件好事,但戰爭仍要繼續折磨他們。小小的士兵只是國家領導的旗子,軍令如山不能違抗,亦沒有人情好講,就算大部份人都不同意。這一個聖誕,將會長留在他們心中,因為這才是他們心中真正所想,大家求同存異,尋求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