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贖罪與真相 – 愛‧誘‧罪

atonement

《愛‧誘‧罪》我是連預告也沒有看過,只看了粗略地看過故事介紹和 Twitter 友好的推介 (這就是 viral marketing 啦),心裏想浮出的關鍵字是:法庭戲?倫理劇?當然都不是,影片說的誠如其名講「贖罪」,內容豐富而深刻。

!! 以下有內容 !!

影片頗長,有很多不同的場面,有詳細描述 Briony 小時候因誤會而導致大錯的文戲,有 Robbie 從軍時的戰爭場面,也有醫院眾多死難者的場面等等,這令我想起早年看過的《 美麗緣未了 》。然而《美》主要說的是戰爭給人們所帶來的各種故事,《愛》片則是 Briony 的一人贖罪為主線。

故事似乎想以戰爭使二人分隔兩地,來突顯 Briony 的錯,所以有很多 Robbie 行軍的詳細描寫,甚至「一鏡過」地拍攝撤退的大場面,的確叫人大開眼戒,但我卻認為那卻有點「過多」了,可能有商業考慮吧。這還不如多花點篇幅寫 Robbie 與 Cecilia 之間的感情,因為觀眾越是了解,才會越覺心痛。

反觀在描寫 Briony 一面,則比較深刻 (說到底她才是主角,只是海報上看不到…)。在我以為 Briony 只是因為年少氣盛而做出錯誤指證時,一些舊事卻透露出 Briony 曾經暗戀 Robbie,所以對以後看到「有畫無聲」的情節作「解讀」時,便已經向「曖昧」方向想,以至後來錯上加錯。她在當護士時,她仍然為了當天的錯而後悔,企圖以書寫作為贖罪。她假想贖罪情節,希望自己好過一點,也以 happy ending 使 Cecilia 和 Robbie 能夠重逢,但奈何那只能是一己願望。

我始終認為 Briony 有點死性不改,由始至終都沒有看到甚麼。她小時候先入為主以為是 Robbie,她在影片上看到 Lola 與朱古力大王 Paul 結婚,便覺得自己真正看到的是 Paul。雖然影片有特地描寫 Paul 與 Lola 的調情,但若配合 Stannum 的 戲中戲 說法的話,便很可能只是主觀投影,而非真相。但誰又能知道真相?

回應

  1. 電影中 Briony 的作品即將出版﹔原著小說中 Briony 因為 Paul 同 Lola 仍然在世﹐仍然未敢將作品出版。亦有一段是老年的她與哥哥等家人重聚。

  2. >我始終認為 Briony 有點死性不改,由始至終都沒有看到甚麼。

    頗有同感。演13歲Briony的演員很有靈氣,很有觀眾緣。然而Briony本身一直喜歡扮演分對錯的法官甚至上帝的行為很令我不能悉懷,也是我不太能喜歡此片的原因。作家在書中扮演上帝已很糟糕(你看李安改《色,戒》,哪有提示你王佳芝是對易先生是錯,誰對誰錯都由觀眾讀者去思考的),如果將分對錯的活動與現實混淆就更可怕。與其說是為愧對他人而贖罪,不如說是為自已療傷。

  3. 公園仔﹕Briony 在「戲中戲」的書中扮上帝是劇情的一部份﹐糟糕與否可以由讀者判斷﹐小說主角性格行為糟糕很多﹐我想我不會以此來判斷電影或原著的水準。

  4. 棧主,主角不一定要是完美的好人,是糟糕也不要緊,問題是創作者要給予空間給讀者去思考那些糟糕的本質,而電影(沒讀過原著)卻似乎把那些本質簡化了成為近乎有詩意的「遺憾」,這一點我覺得有些淺薄。我故然在情感上不想責難本性並非很壞的Briony,只是覺得,無論那對情侶,還是Briony本人,我只感到淡淡的sorry,卻沒有很大的共嗚。有時我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寬容。

    我判斷作品沒有絕對標準的,以個人偏見為依歸。共嗚嘛,本來就是很主觀的。

  5. 公園仔﹐明白你的意思了。上一則留言你拿了色戒作比較﹐我誤以為你將 Briony 的小說與張愛玲的小說來比較對錯的判斷。Ian McEwen 原著中留白處其實很多﹐也沒有特別判斷對錯﹐都是以 Briony 的認知和她後悔的觀點出發。

  6. 如果本片有更多「戲中戲」的提示,就是另一種意思,而非只是贖罪~ 但依電影看應該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