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新聞的騷動

the-news

在這時代的新聞應該如何幫助我們?這是本書的要旨。現代的新聞是片段化的,速食的,量又十分之多。新聞自覺必需中立不帶立場,亦有自覺要對社會權力進行監察,但自己也是權力之一(所謂的第四權)。我們每天都看新聞,早午夜新聞已然代替古時宗教的早午晚禱,新聞的選材和表現方式以潛而默化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這書是一體兩面,一邊說著作者理想新聞的樣子,另一邊述說著我們之所以愛看某類新聞的深層原因。

新聞天生體質就得是一個一個片段去報導事物。想像一個長篇故事,新聞偏偏只能每次登幾句。我們讀著這幾句好像很重要的事情,沒有上下文,不在一個連續體驗下,往往很難將新聞內容我們本身的體驗拉上關係,未能了解當中的意義,甚至乎連興趣也提不起來。然後,我們又跳接到下一段另一個大故事的另外幾句了。這樣看新聞使我們日漸麻木,本應說新聞的發明就是要將我們值得留意的事說給我們聽,但我們卻越來越覺不值得。新聞也知道他們有時不太有趣,於是有些新聞會趨向以煽情手法直擊我們的情感,好得我們的注意力。然而不斷刺激情感會使其麻木。我們缺乏對這些新聞有深度的連結。

作者有以下的建議:

  • 政治:該激發人了解社會複雜機制的興趣,而不單只報讓我們氣憤的領導人醜態
  • 國際:該讓我們知道更多外國地方的日常,這樣我們才會對其他國家的天災人禍更有同理心的體。應有遊記元素。
  • 經濟:不只是報給投資人看的數字和術語,更檢視經濟發展之路的種種可能性
  • 名人:我們從名人身上可以得到甚麼啟發或忠告?同時也提醒我們對名氣之所慾,實乃世界和善和專重分布不均
  • 災難:天災讓我們思考現在這一刻我們的存在實在是種恩典,人禍對照悲劇,了解罪人從而了解我們本身的罪性
  • 消費:讓我們知道消費背後的原因,不單是金錢上的滿足,而是想沾上所花費之物的某些特質,依這些特質分類消費資訊更能幫助我們。文化消息不僅應只按時程報導,也應看我們城市此刻需要甚麼。

從以上所看,無不是為新聞加入深度。深度與廣度是兩難,因為篇幅所限。現在新聞的做法,是將這些有關深度的東西,移施到專欄、專題、評論等等地方。作者覺得新聞該有使我們變得更好的責任,在往深度發展時,必然會涉及價值、立場的判斷,會有「偏見」,但他認為好的「偏見」是必需的。

雖然這看似一連串對新聞的改革,但實際上不能既廣且深,作者也沒有明言我們應放棄廣度,所以這一連串的建議,有更多是反射出我們對新聞的渴求當中有甚麼心理機制、深層原因。例如黃子華說我們最愛看人家「仆街」,看天災人禍,可能是「把我們的失敗從絕對情形轉為一種相對的現象」。知道這些機制,有助我們以更有益的方法去看事物。例如對天災人禍提醒我們生存的基本恩典,對自己對別人都可以比較有建設性和寬容,促進我們的堅忍和希望。在這個角度看,就更符合本書的副題:一本新聞用戶手冊。

作者亦稍稍提到現在的科技已能使我們自訂新聞,那可能較使我們能在眾多新聞中找到合適。但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成為自己的編輯了,當中要很清晰於自己的真正需要。若只看自己愛看的東西,反走不出舒適區。有關這方面,本書沒有探討但值得探討的,是這個「自訂」部份已開始變得複雜,例如 Facebook 就是用演算法去計算哪些新聞該出現在眼前,Twitter 則倚重社群推薦 (retweet),有些則重回使用人力判斷,也就是所謂「內容策展」。這些科技致力改善我們的體驗,但同時亦可能剝削我們的人性。例如,你得花一點意志力,才可以上 facebook 忍住不去點擊你朋友都已經中招的去點擊的標題黨、具誤導性的配圖、內容農場等等。我們對此有所意識當然有幫助,但整天高度戒備也未免太累人,我們不應發展科技來愚弄我們自己的。當然,更深層的問題是這些科技是為我們服務,還是為點擊、廣告服務。

本書易讀,也一如作者其他作品總是字字珠璣。雖然有人評論其為不設實際,而他也做過實驗,但當中反映反思我們與新聞的關係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