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流浪地球

wandering-earth

這是劉慈欣早年的短篇科幻小說,應該都是寫在《三體》之前的。短篇科幻必然會遇上人物描寫不足的問題,靠的都是科幻意念。劉慈欣都是心繫太空的,他自己說過他所有作品都是克拉克的模仿。太空題材,越「離地」越好看。我也不是太空類科幻小說迷,所以很難說他的點子是否很獨特,但至少對我來說都是出人意表的點子。

不難看出他在這些小說裏,對於現實人類不太鳥太空的事和對科技缺乏想像力有所不滿,於是就有了會為一窺宇宙奧秘而甘願犧牲自己的人,有為國家而奔向太陽的人,有被困地心仍然盡責的探險,有敢於想像的地球級建設,這些人同為人類建立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未來也可以是灰暗的,例如面對氦閃的太陽將使地球被毀,破解量子迷霧使人類走入一去不返的決定論未來,面對創造者竟然走難回到地球成為人口問題。

點子越出人意表,就越會遇上不合理的問題,毫無疑問地他很多點子都被人質疑其可行性,但我覺得他已經好好地嘗試將點子的各方面都給一個說法,這使點子看上去是完整的。他自己在書後一篇評論到說,國內評論最懂得說的就是不夠現實,但他反駁科幻小說不是一味講求現實的。

評論裏他還有一堆吐糟,其中是國內科幻總是要描寫可怕的未來,沒有一點希望,這不單是題材取向問題,整體還形成缺乏想像的下一代。你讀他的小說,顯然也見黑暗,但有更多的光輝在其中。這也許是太空題材所必然會展現的一種氣魄,也是他為甚麼愛寫這類題材,而又寫得出色的原因,這是他的「科幻使命」吧。

點題作品《流浪地球》意念誇張,但讀來有他之後《三體》的味道,劃分時代,描寫人類在面對共同大問題,但仍然未能取得共識,黨派鬥爭。正正是在這宏大背景下,人性對立才顯得激烈。不過正如上面所說,他其實不是暗黑系,所以會有這種效果有人都認為與中國背景有關。也許吧,這是很容易對號入座,尤其在這年代。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