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數位麥克魯漢

digitalmcluhan

麥克魯漢的媒體理論,是比較具啟發性而並非精確理論,例如媒介即訊息、地球村、冷熱理論等等。而他本人也似乎只是對於探索感興趣,而非要給大家一個清清楚楚的解釋,是故讀他的理論常常令人感覺模糊,他的東拉西扯行,文風格亦與我們的大腦作對,這麼一來我們又竟然對他的理論更深刻了(用他話來說,這算是「冷」吧)。麥氏對於媒介(技術)不下批評,只是說媒介會有對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可以如何利用個察覺,來對待我們接緊而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媒體,我們要留意些甚麼?本書作者是麥氏的好友,也是媒體學者,探討了在數位時代麥氏理論的意義。在探討之餘,也就難免得再剖析麥氏理論,所以本書也變相成為一本較易入口的麥氏入門。

媒介即訊息,被許多人誤解為內容並不重要,但作者認為並非如此。內容當然重要,但要注意媒介效應。而且媒介是層層疊套的,以舊媒介成為新媒介的內容,像俄羅斯娃娃一樣,例如口語故事內容,成為小說,再成為電影。在數位時代,網絡平台更是綜合各種內容,使用者也是內容的製造者,也將自己成為內容給送出。作者認為我們對於媒介有更大的權力,也有更多的選擇權。

電腦時代令我們重回音響空間的意思在於,我們由著重於眼睛觀看的文字媒體,又變聲畫式。文字是停駐的媒體,但舉凡收音機、電視、網絡等背後的內容,都是動態兼有即時性,這些資訊就如我們在部落時代以口語交談一樣,我們不能控制防止聲音不進入耳朵,每個人一說話就有廣播的效果,這就是音響空間的含義。用麥氏的另一個比喻,數位螢幕是「透光」媒體,而非反光媒體,也就是著重在光源即時性。重回音響空間,就令我們身處地球村,也就是麥氏比喻裏最為人熟知,亦是我們理解最透徹的一個。

網絡是冷還是熱呢?作者認為是冷到無比的一個媒體。麥氏冷熱比最令人難以明白之處在於,為何電影是熱的但電視是冷的?當中理解要點是參與度,電影提供精彩的影音盛宴,我們只要好好坐著享受就可以,但電視不僅因為聲畫質素較差,而且還因為其「透光」性令我們不得不更加投入參與其中。作者認為冷熱比用在不同類媒體效果最好,例如收音機對電視機,成就了麥氏其中一個出名的例子:美國總統辯論,收音機聽眾與電視觀眾的感覺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候選人表現在冷熱度不同的媒體上,給人的感覺大不同。在稍為搞清楚冷熱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得出網絡因為更需我們的參與,所以也就是很冷。冷對於例如教育有好處,作者引自己辦的網上教學為例,認為其效果很好。然而,冷熱比的應用仍然是很複雜的,很多時並非二元對立的關係,而是有刻度的溫度計。

網上出版去掉了把關人,比起麥氏那時說的影印機使人人成為出版人的更為貼切。在此,通常是先出版,然後網站評論、口碑等成了把關人,而作者又可以同時動態地回應意見兼立即又再出版新的,這使到出版的意義與舊時又大不同了。更不用說一些不是用書形式的出版:部落格、推特、狀態更新等,使我們比起以前的人書寫量大了很多。

舊媒體在新媒體出現後,會漸漸變成一種藝術。作者舉例是醃肉本為保存食物而設,在冷凍科技之下便不再那麼有用,而我們轉而成為吃當中的風味。現在的電視影集精緻化,也就好像是在我們都上網取得資訊之時,電影節目的製作就變成一種藝術,另有一種風味。正如我們仍然吃醃肉,我們仍然會看電視,但用途與以前不太一樣。這也使電視這冷媒,在近年增加不少熱度。

作者認為麥氏始終是媒體決定論者,雖然他本人矢口否認,但他立下的警告令我們意識得到媒體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了我們的思想行為。這些說法若配以現今各種行為學研究,將得到更多的証明。問題是程度有多少?我們可以補救嗎?真的如露骨說法:人是媒體的生殖器般,人沒有了意志?作者在此與麥氏有相反意見,他認為我們始終還是有判斷在其中,可以決定媒體的走向,例如歷史上便有不少「補救型」媒體,例如錄影機、文字處理器。麥氏的警世比喻,可以叫我們時時留意,反問自身有哪些媒體效應在作用,有哪些我們不喜歡?如何改進?

在這裏,作者介紹麥氏的媒體律,是一套我們可以用來反思的工具,問媒體放大了甚麼?淘汰了甚麼?讓我們重拾了甚麼?轉化了甚麼?這四問一路接一路,再加上上述媒體層層疊套,就成了媒體律的螺旋結構。簡單例子是收音機放大了聲音廣播,淘汰了印刷,重拾了傳報人,轉化成電視。當然,現實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這四種效應與各媒體彼此交叉影響,形成複雜的結果。不過終究媒體律能夠使我們有個方法去探索這複雜的媒體世界。

回應

Mentions

  • 開卷筆記 - 娛樂至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