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掃」讀

之前一篇 《嘥氣》 發了一下牢騷,當中提到「掃文」:因為資訊太多,所以由「讀」文變成「掃」文。其實「掃文」沒有問題,這反倒是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每個人都應該有的技能。以前我們要選擇讀些什麼,現在我們要選擇不讀些什麼,快速閱讀文章,可以幫助我們過濾資訊。

「掃文」正式來說應該叫「速讀」,是一門要經過訓練的技巧。人的眼其實有很大的「頻寬」,可以一次過看不少字。而速讀就是想由單單注視每一個字,漸漸擴闊到一個詞組、一個小句、一整行,甚至一整段,加快閱讀的速度。

例如對一篇新的文章,使用速讀技巧,只要「掃」一下就可以掌握文章大概說什麼,然後就可以作初步的取捨選擇是否繼續細讀。這在讀 RSS Feed 時很有用,在一列又一列的標題裏,可以快速地過濾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除了用來過濾資訊外,速讀也可以使我們更快更有效地理解文章。速讀並不是一味靠快就可以,也著重理解。「掃」得快但誤解內容,只是在浪費時間。要快又要明,就需要縮短注視的時間,減少回視,盡量擴闊視野等等。理論上,速讀應該可以「越快越明」,因為看文章是一個整體,如果速度太慢,只注視在片字隻語上,可能反而對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不能有效地理解。

現在甚至有一種叫「影像閱讀」的技巧,讓你可以拍照一樣地看書,以頁為基本單位來看。不過這種技巧主要針對非小說類的書籍,也需要重讀幾遍來作修正。

小弟不才,雖然曾經看過有關書藉,但閱讀速度仍然不太理想,很多時眼睛夠快,但想得不夠快,看來還是要好好苦練。

回應

  1. 久久未有看書,最近看書的時候也好像不由自主地用了「速讀」,所以需要強迫自己用回詳細的讀字方式。

  2. 你的見解令我想起楊牧谷牧師在《讀書這玩意兒》對於「速讀」的看法。
    他本來認為學習了「速讀」就能很快地看完一本書,但後來發覺「速讀」的技巧是需要把一本書看幾篇才可以,最後就放棄了「速讀」,繼續使用傳統的讀字方法。

    另外,很多人對什麼是「速讀」也有誤解,認為自己很快地把一篇文章看完一次,只找出關鍵字來推測文章的意思就是「速讀」,但其實這只是skimming,是「速讀」技巧的其中一個步驟,要實行「速讀」是要運用適當的技巧、合適的精神狀態和時間性的配合。

    我所認識的讀書技巧當中包括有PQRST、SQ3R和十倍速影像閱讀等等,三種方法都有相似的步驟,也有不同的地方,當中十倍速影像閱讀的閱讀方法最為違反傳統,我在很多本書嘗試了很多次也不能成功運用,這或許是受到十多年來香港填鴨式教育的影響罷。^^

    Links:
    楊牧谷牧師
    PQRST、SQ3R和十倍速影像閱讀

  3. 我看那本書說讀書的4S:Surveying (瀏覽)、Skimming (略讀)、Scanning (尋讀)和 Studying (研讀)。對於不同的資訊,所用的閱讀方法也很不同。

  4. 我讀網絡文章﹐真的速讀的多。其實「掃」時最主要找出 keywords﹐如果能夠引起我的興趣﹐就會減慢速度﹐留心讀內容。很少會一知半解就胡亂留言﹐因為亂留言不但浪費自己時間﹐也對文章作者不尊重。

  5. 站長你看過這麼多Blogs,想請問一下:假如想請教有關兵法和權術的問題,我應該往那一個Blog去問??

  6. 我最近也在閱讀有關速讀的書,包括你提到的「十倍速影像閱讀法」,不過暫時未有大進展。前輩既然練過「十倍速影像閱讀法」,可否請教一下,你認為這個方法成效如何?

  7. 小柴可:抱歉,這個我不清楚。

    有涯:不要以為我是專家,我只看過一本速讀,而且也不是「十倍」那本。

  8. 我有看過速讀的書,其實有方法但不睇大量文章,練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