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賣一賣廣告: MySinaBlog 出書 《Why We Blog》 ,當中有近年 Blog 大事表,小弟有份寫,不過主要寫是 2005 年的。合寫的 Hang 與 Sidekick 則已經分別發表了《2006 年香港 Blog 事回顧》,在此轉載:
- Blogger出書 (JAN 2006)
出版社主動接洽Middle,將他的網誌《純屬虛構》出版成書,是為本港首位。及後不斷有Blogger被發掘,如Tina的繪本《Take me Home》。 - Blogger聚會 (FEB 2006)
由Blog-you.com發起、香港BLOGGER第一次正式公開聚會,出席者共25人。 - Blogger爭相報道巴士阿叔事件 (MAY 2006)
巴士阿叔由網絡炒作而紅遍全港,除各傳媒爭相報導外,Blogger們亦紛紛報道、討論,不少網民經搜尋器閱讀相關文章,令該些網誌的瀏覽量大增。 - 可能是最高閱讀數的blog文章 (AUG 2006)
天文台懸掛颱風訊號的政策受人非議及引起關注,令地下天文台台長的「你知道天文台欺騙了你嗎?」一文,單日閱讀數高達12萬多,破該BSP最高紀錄。 - Blog漸受傳統媒體注意 (SEP 2006)
成報、星島日報增設固定欄目,定期刊登Blogger文章。而蘋果日報、明報亦不時有與blog相關的報道。 - 森美移動blog爭做第一 (OCT 2006)
DJ 森美在網誌上呼籲,希望支持者每十秒更新其網誌頁面一次,令網誌的瀏覽人數升至排行榜第一位。此舉令不少用戶反感。 - 傳媒以blog炒作新聞 (OCT 2006)
蘋果日報從香港討論區內,得悉一位十二歲的小女孩在Blog中記下想殺父的事,並大肆報道。但由於報道中並無保護女孩私隱,繼而引發傳媒引用Blog內容的操守問題。 - 香港鄉村部落格關站 (OCT 2006)
由台灣鄉村部落格提供的BlogHK 服務,成立於零三年九月,但因為資金不足,於零六年十月底關閉,而台灣站在用戶的支援下仍然繼續運作。 - Blogger組隊做善事 (NOV 2006)
香港Blogger組成了近30人的「Hong Kong Blogger團隊」參加Orbis「盲俠行」籌款活動。並成為該活動中,最多捐款人透過網上捐款的團隊。 - 地震對blogger的影響 (DEC 2006)
12月26日的台灣地震,令台海附近多條海底電纜受損,一些使用外地BSP及網絡寄存服務的香港blogger,都不能連接到自己的blog;而慣於使用bloglines之類rss reader及其他的blogger,亦變了沒blog可看,大感不便。
這些事件當中,有些我有份參與,也有些只是當個旁觀者。而在這一年,對於我自己來說,當然不得不提有關 網摘的討論 了,不過這件事不太「香港」。另外,也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如 繁簡風波 。
這一年的整體感覺:熱情冷卻了。一年過去,我們看到傳媒越來越「接近」 Blog,有正經介紹的,也有煽情炒作,而所謂「Blog 潮」應該被炒得七七八八了。經歷過「趕潮流」期後,有人會繼續寫,有人歸故里,有人趕科場,整體看起來熱情退卻也可能是正常之事吧?不過這一年的確沒有太多「搞作」,所以回顧挑選 06 Blog 事是困難的:社群裏沒有焦點事件如上年的 Blog is Blog ,而正正經經的大事如 維基年會 、 網誌年會 亦反應平平, Blog-you 今年也沒有搞網誌調查了,反而是 Microsoft 搞了一個 不知怎計數的調查 。其他的 Blog 事有點零零星星之感 (對我而言啦,絕不客觀) ,所以也很感謝 Sidekick 和 Hang 選出一些值得提的 06 blog 事來。
香港人今年認識了 YouTube ,也認識了近年網絡 buzzword: Web 2.0。可是,那似乎只是單單在認識層面上,我們會開開 Blog 寫寫生活嘔嘔泥,上載影片玩惡搞,但會距離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可以改變社會、改變世界,還差得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這句好像說了得多次…)
最後,祝大家 2007 Blog 得開心!Blog 得越來越起勁!
相關連結:
網摘的討論 <-我都印象深刻!
反而幾想知你而家對事情會否有另一番體會,有時間請再作分享。
繁簡風波 <-這事真不好寫,尤其到最後,好像變了鬧劇一場,真不知如何能三言兩語道出整件事。
維基年會 、 網誌年會 <-兩件事,都試過在HKBG提及,但反應真的平平。
06年,自己跟內地blogger的連繫少了很多,有點遺憾。
對於網摘的討論,自己的想法沒有太大的改變。由始至終都是想告訴大家:網絡並不是什麼安全地「上載你自己」的地方,Blogger之間或許可以俾俾面,但去到無良媒體的手,或許會做成很大的傷害。保護自己,是在這個網絡世代最基本要認識到的。
至於之後那些很「形而上」的討論,有關網摘的使命,可以做成的影響等等。我自己沒有想那麼多,一切以「分享」為本,這是精神所在。要做成有影響力,其實由多人編輯,開一個專門的 Blog 去做或許更好,就如外國的 techcrunch、lifehacker 等 Blog。
另外,大腦那邊也發表了 06 回顧,他認為你和 hang 所選的「只是過於著重Mysinablog和只得正面消息」。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每個人所見所想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