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太空漫遊之旅

Star Gate

多得《基地》系列,上一年很多經典科幻作品也重出江湖,我本身不是好讀小說的人,但也因此而看了不少。其中 Arthur C. Clarke 的「太空漫遊」系列更是一次過四本再出:《2001》、《2010》、《2061》和《3001》,一口氣讀四本經典,感覺很滿足。碰巧上年年尾百老匯電影中心擧辦 Stanley Kubrick 的影展,自然不能錯過在大螢幕上看一次《2001:太空漫遊》的機會。而自己又找回了當年名氣不大的《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和星野之宣的致敬作品《2001 夜物語》來看。因此,整個年尾都被一股「漫遊」氣氛所籠罩。

「太空漫遊」系列對太空旅行深入描寫,無論是電影或是小說版,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太航科技的細節:無重狀態、太空食品、重力廁所、環形太空船等等,都是極具真實感。人類夢想探索太空,而隨著科技發達,太航逐步實現。近年有人提出,地球人口遲早會過剩,其一個解決方案是太空殖民,找不同的行星居住。然而,在現實的 2001 年,我們並未能像小說所描述,能在月球建立基地,更不用說載人到木/土星了,這當中的瓶頸位是什麼?

有人認為,成功發展人工智能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太航其一瓶頸所在。駕駛太空船需要機器人的幫忙,去維持各個系統的運作。機器人可以代人類去探索,收集不同行星的資料,甚至建立基地,預備環境。猿猴手中的骨頭,標示著人類掌握工具來征服世界的第一步。本來脆弱的人類,藉著各式各樣的工具變得強大,而人工智能也可以算是其中最複雜的工具。《2001》中的 HAL 就是一個具有人格的高級人工智能,可以完美地執行任務,甚至可以「失心瘋」。然而現實中,我們的人工智能也未能發展到這個階段,要讓機器可以自己「思考」是極其艱巨的事。最近《美國科學人》雜誌刊登了 Bill Gates 探討機器人發展趨勢的文章,他說現在的機器人發展,正像多年前電腦的一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各方的應用是有,但並沒有一個標準,讓開發者可以依循。一旦有了標準,程式設計就可以依標準設計,並往更高層次的複雜邏輯進行開發研究。不知道這樣的「標準」能否成形,但機器人的發展在近年已經看到不少成果,可以摸擬人類/生物形態的機器人。然而形似神未似,人工智能則仍在模索中,離 HAL 還遠得很。

「太空漫遊」裏還有一個題目:高等智慧的存在。究竟在太空銀河當中,人類是不是唯一有智慧的物種?故事中,人類之所以會發展出文明,全因一塊神秘石版,教導我們的祖先使用工具。這塊石版就像是高等智慧所撒下的種子般,在各個行星上進行測試工作,好孕育出有自我意識的生命。故事裏對於這些高等智慧的描寫不多,沒有形象沒有身軀,只在背後暗中觀察,推波助瀾。高等智慧為什麼要孕育生命?他們是不是孤獨地存在?人類可以進化到他們的高度嗎?這全都是沒有答案的,但卻引人深思。

讓我們細數一下這個系列:

《2001》 – 故事以短篇《Sentinel》為藍本,由 Arthur C. Clarke 與 Stanley Kubrick 合作而成,即電影與小說是同時期進行創作的。Arthur C. Clarke 本身對科學認識很深,曾寫論文預測全球衛星無線電覆蓋的可能性,為此一科技奠定了基礎理論。 (記起在上無線電課時,教授問大家知不知道 Arthur C. Clarke 是誰?有什麼特別?我衝口而出「2001 Space Odyssey!」引來全班目光,竟然大家都不知道?) 因此,他的科幻小說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亦即是大家常說的「硬科幻」類,當中的描寫與現實的科技相當接近,並將當時的預測結合,所以看上去相當真實,即使現在看來仍不老。小說版本可以從文字上帶給大家很多細節描寫,而電影版犀利的畫面意象、構圖、音樂,帶來極之真實的感覺。故事探討人類起源、太空科技、人工智能、高等智慧等等,題目雖多但卻絕不流於說教,而且意味深長。我覺得《2001》這系列中最好的作品。

《2010》 – 接續《2001》故事,人類再到木星,去找尋失落的「發現號」和調查「高等智慧」。故事架構沒有《2001》那麼宏大,只是以敍事的角度描寫人類的探索之旅。雖然故事上沒有那麼精彩,但技術細節上仍然很好看 (其實之後兩本情況也是類似)。除了技術,還加入了國家之間的太空科技徑賽,大家各自開發,不甘後人。而電影版本更加深了當中的政治影響,美蘇在地球發生政變,使得同在太空船上的美蘇兩地人員一時間變成對立狀態。雖身為科學家,但也不得不被人事所影響。本故事最突破的當然是結局,高等智慧以木星創造出另一個太陽 (稱為 Lucifer,譯「太隗」),原來是想在木星進行另一次「生命播種」,並留下警告:歐羅巴 (木衛二) 去不得。高等智慧再次展現其能力之強大,竟然可以改造一個行星,人類真是何其渺小。

《2061》 – 故事接續《2010》,主角 Heywood Floyd 年事已高,登上了滿是名人的「哈雷團」。另一方面,有人研究認為木衛二歐羅巴上突然出現的宙斯山是一大片鑽石,並計劃冒險一探究竟。當時世界政局已變,各方政府得知此事,派人暗中監視研究者。比較得前幾本作品來說,此作將視角重回到地球身上,以旁枝方式討論地球政治經濟環境的改變。主角年事已高,在哈雷團上不免經常與其他老乘客想當年,因此亦透露了「當時」地球上的社會文化。因為我本身對於美國歷史文化不太熟悉,所以每當故事人物有意無意常當年時,也看得不太明白。

《3001》 – 時間一下次跳了一個千年,在《2001》時在太空漂浮的 Frank Poole 竟然未死而己被奇蹟救回。我們藉著 Frank 重新適應這個千年後地球的過程,看到 Arthur C. Clarke 對於地球科技發展的大膽預測,如腦帽 (人機介面) ,高密度的記憶載體,太空升降機,基因複製史前動物等等。在此可以看出現今科技的三個重大方向:基因、電腦、太空。故事前半段沒有什麼「目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而後半段則講到高等智慧的「判決」終於經過 500 年來到,跟據 500 年前所觀察的人類,高等智慧決定人類是「失敗作」,所以向石版發出毀滅指令。而人類生存的希望,竟然繫於 Frank 身上,通過他聯絡到已進化為永久存在的 HAL + Bowman,並將地球多年以來所集得的電腦病毒,輸入到石版裏,終於阻此了一場浩劫。這種「病毒」情節,看上去其實蠻不真實,因為當中疑問多多:病毒活於系統內,而石版裏的系統是什麼?在地球電腦系統的病毒,又如何可相容於石版裏?病毒是不是 AI?這當中缺乏解釋支持,是兒戲了點。

總括來說,在整個系列中,因為要與電影故事互相配合的《2001》是結構最完整最宏大的,也是不少人的最愛。而後來的三本續作,在故事上不算得上得特別或突破,不過我們可在故事中的不同細節,看到 Arthur C. Clarke 自己對於現時科技的想法及展望,並向不同的科研成果致敬,也是可堪細味的佳作。

相關連結:

    Mentions

  • 💬 開卷筆記 - 天堂的噴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