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網摘與 Blog

這是一篇我給 《明報》 寫的稿件,刊於 2007 年 4 月 15 日「星期日生活 – In Internet」版 。文章被編輯修正過一些字眼,不過意思沒變,以下是原文。

網摘與 Blog

我們常說:這是資訊爆炸的年代。每日有成千上萬的新聞、分析、評論、教學、創作等等出版,讀也讀不完。在互聯網時代,情勢更覺嶮峻,人人可以發文,資訊量幾何倍增,我們如何可以在資訊之海撈針?網摘是其中一個工具。

網摘的本質就是「貼連結的文章」,集合網上閱讀過的資訊的網址連結,輔以簡介引用,分享給讀者。這種分享推薦,正正是一種資訊過濾:網摘編輯在廣大的資訊海裏,抓出有價值的好東西,讀者只要看編輯的精選,就可以得到有用的資訊,而無需尋尋覓覓。對於 Blog 來說,網摘更是重要。Blog 圈中有不少個人 Blog,有時只記生活瑣事,但有時亦有精闢獨到的見解。如何能夠將這些雜散各地的好文章,收集整埋並推廣出去,使更多人讀到,甚至形成一股民間聲音?網摘會是一個很好輸出口。

網摘由來已久,有很多不同的編輯和表達方式。例如筆者本身有做一些個人網摘,定時將所閱讀的好文章連結分享成一篇 Blog。在此,編輯是「個人」,網摘內容全仗於個人興趣和口味。也有一些團隊式的網摘,例如外國著名科技網站 Slashdot,由用家投寄網址和介紹消息, 經編輯團隊審閱後會貼到頁面上,所以編輯者是由數人組成的「團隊」。而現在 Web 2.0 時代,則開始出現一些「社會性」的摘文推文平台,外國的 digg 就是當中的表表者。digg 也是由用戶投寄網址加介紹,但文章會否被「推」上首頁,則全由用戶群投票決定。因此,最熱門的資訊就會自動「過濾」到首頁。在此,網摘的編輯是「大眾」。

社會性網摘會否取代傳統編輯式的?筆者認為不會,因為它們各有價值。大眾式自然能讓我們看到最熱門的消息,但大眾參與下難免會有沙石,而且要有足夠人數才具代表性。傳統編輯式的網摘,雖然受制於「小圈子」,但若編輯眼光獨到,則可能發掘出主流以外又值得留意的資訊,使其不至於被大潮淹沒。

中國和台灣近年也有不少幫助過濾資訊的平台網站出現。這類平台本身是群眾式社會網摘,但對於獨立或團隊編輯來說也是極其方便的整理工具。例如在台灣便有「黑米共享書籤」,其結合功能如共享書籤、推文、留言、群組等等,吸引了不少用戶參與,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資訊過濾器。中國就有例如「365」社會書籤,甚至如「抓蝦」RSS 閱讀器,內置書籤推文社群功能,簡單又方便。

在香港則沒有這類專門的資訊過濾平台,大多是個別 Blogger 用以上的書籤服務,來分享閱讀連結,其他讀者則通過這些分享來摘取資訊。另外,一些網誌服務供應商如新浪也附有熱門文章排行榜,但只限於其服務內的 Blog。筆者認為,在普遍網民還未掌握如 RSS 這些幫助「收料」工具時,如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網頁,能獨立於服務商,收取不同種類的網絡資訊,會是一個很不錯的入口。但當中的編輯形式、人手分配如何?請專人做還是大眾投票式?需要平台配合嗎?這些將會是頭痛的問題,始終香港市場不大,香港人本身也太忙了。

回應

  1. 題外話: 最近睇蘋果e版多左個熱門blog排名, 由yblog提供, 轉個頭d人以為個批就係質素高既blog. 就真係 …

  2. 我都有諗好唔好將類似黑米共享書籤呢個功能放係一個社群裡面. 最理想就當然係大眾投票式方法,但係而家既人既質素參差,為左hit rate,佢地可以用不同既方法將自己push上最高……唔知你有無咩好既意見呢? ^^

  3. 其實﹐做網擇還有另一個方向﹐就是翻繹。

    比較專門、技術一點的東西﹐往往只有在外語誌才找到。能把外語略略翻譯﹐就可以造福很多初入門者。

    我現在個 blog 有大量輕輕用中文推介的 VoIP 方面的軟件和新聞﹐正在想是不是要認真點做。暴民大人一直是個好榜樣﹐還有就是 Showeb20 的盜盜﹐都是很好很好的網擇者﹐能做到你們十分之一的效能﹐我就心滿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