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麗新世界

記得大概在初中時,會有英文讀書課,堂上的活動就是讀英文的課外書。那時候派給我的英文小說對當時的我而言很難讀,句子複雜,字詞艱深。課堂老師也建議我如果看不太明白,可以到圖書館另借一本比較容易的。但那時候死不服輸回家查字典做翻譯,似懂不懂地大概明白了頭兩頁的大意:一個主管帶著一班學生,參觀某胚胎研究中心,講解當中運作。後來我放棄跟自己作對,到圖書館另借一本,沒有再看那個故事。

最近看一本小說,為什麼開首的故事情節有點眼熟?回想一下原來就是上述那本小說。不過,我這次讀的是中文版本,在理解上沒有困難。這本就是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 ( Brave New World )。

《美麗新世界》使用科技為控制的手段,直接在人類的胚胎動手腳,製作不同等級的人類來從事不同的工作,使用制約、睡眠學習等進行更徹底洗腦,使各等級的人安守其本分。使用複製技術大量做人,廢除傳統社會的家國結構,再沒有父母兄弟夫妻,再沒有親情、愛情。奉行享樂和消費主義,將性愛變成消閒活動,以快樂填充人們的時間,還引入迷幻藥物取代宗教,使他們沒有獨處思考的時候。

所有的一切,為的是「共有 統一 安定」,人是機器裏的一個齒輪,機器要運作良好,齒輪自然要夠穩定,因此要消除所有能使齒輪出狀況的條件和環境。

但即使是齒輪也會偶然出問題,更何況是人類這麼複雜的個體,否則這個故事便沒有戲好唱了。在保留區的野人,閱讀了莎士比亞的故事,看到人與人間的種種感情,和個人對於靈魂的追求。他進入城市,對周遭新科技感到好奇新鮮,但也發現這裏的人、這裏的社會、這裏的文明,壓根兒不是他在書中看到的「美麗新世界」。他轉居深山,實行苦行生活,煉就自己的靈魂,但卻始終逃不出文明的「侵蝕」。

在書中,除卻文明城市和保留局外,還有個別的島嶼,給個別「不正常」的人移居去,那可會是在文明和落後的兩個極端間的第三選擇?作者沒有描述那是個怎麼樣的世界,或許還有希望?

看這些故事,我們不得不自問一下,人是否在某種幻覺中已可心滿意足?而甚麼又是真實?

回應

  1. 無痛, 就唔會有快樂
    快樂取決於個別人既觀點, 唔係客體
    有d人會將開心, 快樂, 安樂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