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宏觀人類發展 – 文明之網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歷史很差,選讀理科後更沒有怎樣碰過,可能怕了流於背誦式的學習,一直想惡補一下。有次在書店看到這本 《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 ,其介紹說是「外星人來訪必讀」,以宏觀角度看世界的歷史,也許會適合一看?

這本書讀了我好久的時間,間間斷斷地讀了兩個多月,主因可能是看不慣歷史書,當中又有甚多數字與年份參考,讀上去有點教科書的感覺。但這並不代表這本書寫得不好,只是我「體質」比較差而已,消化需時。

正如英文標題所說的 bird-eye view,書的內容鳥瞰全世界,以網絡的角度去看人類文明。書本以時間為章節,描述全世界在同一時段裏,人類的不同連結、發展、整合等等。由遠古的人類游團打獵,然後變成定居耕種的農業社會,到建立都市城邦國家,以至組成大型都會網絡,及至全球。各地交流編織起世界網絡,交換了人口、作物、動物、貨品、文化、技術、細菌、疾病等等。各種不同的發明,如火、歌舞、語言文字、宗教、貨幣、船運、汽車、電訊、互聯網等等,使人類拉得更近,網絡更緊密和廣大。各國無論在政治和經濟,都已經交織在一起,不可能再獨善其身,也不能回頭。

角度夠宏觀,所以看著你可以感到整個世界的氣息,是活生生的。

本書對於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影響著墨不少,例如農業活動對植物品種、土壤、林地的影響,畜牧如何改變了動物和自然界的生態,人口流動帶來的細菌和傳染病,更不用說環境污染和全球暖化的問題。另外,人類種族間文化、宗教、社會結構、技術等等也互相影響。如現在主流的宗教,作者形容為「可移植」的,其思想易於傳播,取代了不少土著的宗教。另一例子是,隨著人權、自由的思想傳播,也使行之已久的奴隸制度被廢除。

網絡所觸及的地方,無論是自然或是人類的多樣性也會下降,少數的會被同化。正如瑪雅、復活島曾經有過的文明,在接觸網絡之後,便已消失所蹤,只剩下現在也難以考究其來由的古跡文物。 (其中一種說法啦)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說到中國宋朝已有全球第一個市場經濟,又有足夠鋼鐵,但卻沒有工業化,要到七百年後的英國才真正發生工業革命。作者說原因可能是傳統保守的儒家思想,當官的害怕商人和軍人權勢過大而加諸限制。而經歷元朝之後,更不信任外族,趨向保守外交,結果不能在網絡中取得優勢。我心想,中國人是聰明的,但是總是時機人物不對,往往錯失了機會。

至於展望如何呢?書末作者兩父子的評論,都透露了對於現代網絡文明,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是否快到盡頭而擔憂。JR 麥克尼爾認為,人類科技發展下,可能有能力控制文明和生物的演進發展,但此力量落在誰人手中將會很關鍵。威廉‧麥克尼爾認為,到現在為止人類文明發展大都與我們生物發展的進程相似,都是由簡單走向複雜,各個小部份亦走向專門分工,形成巨大的組織網絡。而以後的發展,除了走向單一和全球化外,關鍵可能在於細胞式的小形社群能否共存,亦即能否找到一個共生的模式,維持多樣性。

因為花了太長時間去消化,所以反倒一些細節不太記得,以上算是一點閱讀筆記吧。

P.S. 本書的譯者張俊盛和林翠芬,本身有研究電腦翻譯,他們用了 Google search、Google translate、TermMine 等軟件來輔助此書的翻譯,如在選擇詞語時除了看上文下理,也會從 Google 統計數據作參考,據說的確加快了翻譯的速度和品質。

回應

  1. 原來又是 McNeill,難怪有此佳作。

    有很多時候不是時機人物的問題,而是中國本身不需要工業化。中國既大一統,又以農立國,全國滿足於現狀,根本不認為需要改變。
    跟英國不同,英國處於歐洲,本土物資不豐富,要依靠外貿,需要增強國力。中國本土物資比較豐富,在低科技水平下已經自給自足,外貿之有無對古代中國並不重要,只是用來吸引外國朝貢的誘餌罷了。(恐怕就只有對南宋比較重要,南宋朝廷從貿易稅好像大有收益。)

    如果不是因為西風東漸,中國也不會搞洋務、維新、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