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件舊聞:話說在十月的時候,Wired 出了一篇蠻惹火的文章 《Twitter, Flickr, Facebook Make Blogs Look So 2004》 ,說的是 Blog 已經不夠新潮,人們應該退出。大家想表達自己,可以到 Twitter、Facebook、Flickr 等等平台。主流的 Blog 大都是由專業團隊組成,個人 Blog 變得不值一哂。個人 Blog 在搜尋結果上也是大不如前。現在個人 Blog 大概只能吸引到小白留言。
某程度上,他說得沒錯,個人 Blog 好像變得小眾化,給 Twitter、Facebook 等等搶去不了用戶。正如阿 hang 說過 Blogosphere 不過是社會的反映 ,這種用戶「遷移」也不過是反映我們真正需要:更快更容易地表達自己、更即食的訊息、更貼身的服務、更容易與朋友連結、更個人化、更需要 小圈圈 。如果用 Blog 來做同樣的事,就顯得笨重,不夠方便。所以我們多花了時間去 Twitter、Facebook,自然少了時間寫 Blog。
不過也不能說 Blog 會就此沒落,至少直到今天為止,我每天還是在 Blog 上看到很多個人想法。Blog 仍是用來公開發表比較長篇文章的重要工具,而長篇文字有利於表達詳細消息、較有組織的想法、深化討論等等。對於不少個人來說,他們仍然有這種需求,仍然需要一個能提供深入討論的空間。
Wired 的文章也說到專業團隊式的 Blog 已成主流,個人 Blog 的聲音越來越少,所以大家不要再寫 Blog 了。但我認為內容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不是誰在寫吧?例如一個 Javascript 高手在 Blog 裏談一些新的技巧,也能吸引到很多人走過來看。在此 Blogger 如能忠於自己興趣而寫,可能能提供比專業團隊更有價值的內容,當然還有長尾效應。
To Blog or not to blog?在當今眾多工具可用之下,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具體了。換句話來說,就是 Blog 的「適合」使用範圍更明確 (或曰收窄) 了:文章字數較多、內容管理系統、內容較公開和正式等等。我們在選擇平台時要考慮的,是如何用適合的工具去做適合的事。
我仍會推介大家寫 Blog,因為那是很好的思考練習。
blog的社交功能遠遠比不上後起之秀,社交需求大於表達想法的,轉走其他平台亦屬正常,就建立圈子,快速得到人脈或好處,blog真的完全比不上facebook或者Twitter,但不代表它會這樣快死,但一定不會溫馨如前
很同意你的觀點,重點仍然是內容
個人認為所有新媒體工具的選擇純粹因人/因時而異,工具本身並沒有高下的分別,就好似有人鐘意耍刀有人鐘意舞劍,因應自己的需要選工具便好了。
除了「平面地」生產高質素的內容之外,新媒體工具跟舊媒體最大的分別在於溝通互動的能力,因此我認為不管是blog、twitter、FB,更重要是如何善用工具/平台的互動溝通的特性,用以加強內容素質,該是一個新媒體使用者/工作者最值得留意的地方。
拭目以待吧, 我一貫都認為網誌是不敗的。以推特為例, 網民在上邊「表達」什麼? 「宣泄」是否更好的形容詞? 渴求資訊會成癮, 成癮的結果就是為其所吞噬。資訊是資訊﹑知識是知識﹑分析是分析﹑思想是思想, 各不相同的。網絡是浪, 歸咎于人類的習慣以及科技的痲痺, 終於席卷的唯獨資訊的狂潮, 需求復又催生出更多的資訊科技, 於是後浪更推前浪。我記憶中的第一代網誌明星是肥力合集﹑散文集, 打從那時起浪潮的節奏逐年狂飆, 回溯網民的「表達」風格演化, 是很有意思的。早期是口水街坊誌, 小圈子文化後來弱了凝聚力, 議題主導之下, 邏輯性轉而強了些, 社群網誌崛起, 網絡文化隨之開始掌握主導, 及後微網誌興起, 又回歸到口水街坊誌。循環至今, 相比從前, 網絡明星的鎂光燈聚焦已然變得很短暫很短暫, 但網民大多都已被資訊及科技痲痺身不由己了。推特的那個發言小框框, 是另一樣有意思的東西。維根斯坦曰我的語言的界限亦即我的世界的界限, 就推特而言就更上一層樓了, 因為網絡溝通工具的重心, 激烈地從語言轉移到語言工具去。用白話來說, 推特的那個發言小框框, 我覺得最貼切的比喻, 就是馬戲團裡用來製造株儒的桶。據說, 以前的馬戲團主會到窮鄉僻壤去購買兒童, 然後將他們技巧的放置在某種桶裡, 限制他們部份身體的發育, 長年累月就製造出株儒來當丑角, 以逗兒童觀眾開心。在微網誌日以繼夜的頻密發言率﹑洗版率﹑發言字數限﹑速食文化熏陶等囚籠之下, 網民就被循循調節成發育不良。比方說, 從前當我到網民的網誌留言, 他們大多尚可似模似樣的回覆我或反駁我, 而今當我見到他們只能在自己網誌推特風格般的回覆一兩句空洞的語言, 我只感到寂寞, 就像現在.. 但未來接踵而來的一浪浪狂飆是非常有意思的, 期待中。我們生在世紀交接的這個資訊世代的這一代, 日後回首應該會發現是很奇特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