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害蟲與文明 – 地球停轉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去看《地球停轉日》前早有心理準備,加上人們以《強戰世界》相比之,所以心中大概有個底蘊。結果不負所望,故事意念其實不差,但說故事說得差。明顯偏重於特技場口,使得主要情節反欠缺說服力。

Spoiler Alert!

戲中外星人 Klaatu 代表一群外星文明,要察看人類是否該被毀滅,皆因人類正危害地球此一充滿豐富物種的星球。自然地戲該給 Klaatu 這個「察看」過程多加著墨,看看有甚麼因素影響著他的決定。但偏偏他在戲中所見的地球人不過寥寥幾個,雖可說這是大美國主義的禍害,但 Klaatu 也似乎不太「努力」?另一「駐地」外星人也認為地球人死性不改,但他決定留下與地球共存亡的決定卻似乎絲毫影響不到 Klaatu,反而到後來他看到 Helen 與 Jacob 對亡父之痛,才說看到人類的「另一面」。這令人更難猜 Klaatu 究竟是甚麼的想法?他從森冷地按「工作指引」做事的執行者,變成對開始了解人類,最後還中止了計劃,當中轉變為何?

從電影看 Klaatu 改變決定的原因有二,除了從 Helen 母子身上看到人性外,還有與教授一席話談到「在絕處人類會改變」1。但 Klaatu 一開始對人類生死似乎不感興趣,如果說他一直當人類是地球的害蟲,那害蟲會否改變也還真是離題萬丈的討論,全殺死就算了嘛!另外,除了教授一言之外,他是在甚麼地方看到人類會絕處改變?是看到 Helen 要 Klaatu 臨死搶救兒子的決心?

除此之外,Klaatu 在安慰 Jacob 之時,也提出「萬物不滅,只是轉變了」2的道理,這好像想隱約地呼應之後 Helen 對 Jacob 說他的父親並沒有死亡,而是透過遺傳「轉變」到 Jacob 身上。但問題在於,Klaatu 如果有此立場,則地球不用救,因為萬物不滅,我們最終只會如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言,全都轉變成熱罷了。生命是逆熵的過程,這不是外星人要保護地球的原因嗎?編劇別亂拋書包。

除了外星人,看人類如何反應也是其中一個重點,但 Klaatu 接觸的人類不多,行動又只限於美國境內,全球人類的反應如大概只能從個別的新聞畫面得知,再加上大部份人類都是被蒙在鼓裡,反應有限。這時總會想起《Contact 超時空接觸》一片看到人類對外星文明的種種反應,描寫真寫得多。

我很欣賞電影努力地將環保議題帶入,將機器人更新成生化納米型也完全沒有問題,但請將基本邏輯弄清楚,外星人將我們當成一群害蟲還是一個文明,是有分別的。

聽說電影有很多宗教隱喻,如道成肉身、方舟、自我犧牲等等,我看的時候完全沒有想起過。看完電影後,記得的是麥記、Microsoft Surface 和 LG,這時你不得不說電影是成功的。

1 It’s only at the precipice that we change.

2 Nothing ever truly dies; the universe wastes nothing. Everything is simply transformed.

回應

  1. 同意,此片又可以說為浪費題材,如果拍得好,肯定是一套經典科幻片!

  2. "看完電影後,記得的是麥記、Microsoft Surface 和 LG,這時你不得不說電影是成功的。"
    這真是一個成功電影, 至少廣告商會十分同意這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