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上年,今年的 barcamp 我也是下午才到,聽到不多:
(一) Mobile Game in China
聽說這個最精彩,但我只聽到尾尾小許。說到 App Store 改變了用家與供應商的關係,因為 Apple 的介入作中間人,用家會覺得自己是 Apple 客戶,而對供應商在 App 上的收費覺得有問題,客戶關係改寫了。再談到大陸現有的 mobile game 生態,多以免費遊戲為主,而再在遊戲中收費,如「升呢」、買武器等等,每次可能只是一、兩元,但薄利多銷。講者認為這個生態已運作得不錯,但反而現在大陸有人想模仿 App Store 的買 App 模式,其實是在開倒車,尤其是在 iPhone 也正在走 in-Game payment 的方向的時候。只可以說,iPhone 和 App Store 的模式已被某些人神化,以致盲目跟風,正如講者說有些老闆竟以為只有 iPhone 才可以做到那些多姿多彩的應用和遊戲,但講者的 demo 卻能証明在其他手機也能做到,甚至能玩 MMORPG,技術領先歐美。
(二) OO Javascript with Custom Event
主要談如何用 Javascript mimic OO 的某些特性和如何使用 jQuery/YUI 上的 custom event,再後加一些 YQL 的示範。我覺得其實可以更全面地介紹 YQL 這個好玩的東西,但偏偏講者的電腦不知因何連不上線……
(三) Google Wave
這個 session 吸引了很多人,但其實只是一個大概的介紹,內容與我所知的差不多。不過這個介紹也算是暴露了 Wave 的一個大缺點:你很難介紹 Wave 是甚麼給人知,解了大半天,甚至看完 demo 也可能不得要領。我的建議仍然是:花一個多小時去看 Google IO 的介紹 ,才可以了解及看到 Wave 的潛力。想起來近來熱話的 RSS Cloud、PSHB,加上月尾開放的 Wave,Real-time web 是否越來越近了?
(四) Extreme fast screen mockup for developer
果然是說 balsamiq 嘛,是一個很具玩味又很實用的工具。當中 Napkee 很有趣地可以將 mockup xml export 成 html+js+css。
總體感覺上題目好像不及上年吸引,不過這大概是我的個人口味問題 (遲來更加沒話可說…)。期待下一次 bar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