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福音戰士《破》了甚麼 – 粉絲篇

(此篇乃之前 速記 再整理之一)

看畢福音戰士《破》之後,除了被高密度的劇情充塞大腦以致消化不良外,也難掩心中一股不協調的感覺:畫面、戰鬥、作畫質素都達至頂級的水平,但人物卻變得有點空洞,失卻了重心,節奏有點太密,甚至不太感動。《破》劇情故事上的改動,是對粉絲們一種挑戰,你得重新審視你與 EVA 之間的關係:你心目中的 EVA 是甚麼模樣?你期望 EVA 是甚麼模樣?庵野這次想表達的 EVA 又是甚麼模樣?庵野猜想觀眾想要的又是怎樣?在這一番自問自答後,你才可能說得出你是否喜歡這個《破》。 (或許只是我是這樣?)

以粉絲身份仔細地看《破》,會發覺得其實 EVA 很多部份都沒有變,例如故事模式仍舊是「使徒來襲->作戰->家家酒」,故事大概也還是有第二次衝擊、使徒、EVA、人類補完,故事背景、人物角色也大致上相同,仍舊是有一些神神秘秘的部份,不過這些都只是「框架」部份而已。其中人物性格卻有大幅度的轉變,導致整個影片的風格大改。真嗣變得積極熱血,會英雄救美。綾波變得更有「人性」,還會體貼他人。明日香則像是分裂成兩個角色般:一方面「式波」明日香雖然都是以 EVA 自居,但卻不會高傲到封閉自我,還會渴望和他人接觸。另一方面新角色真希波,有著一股不明所以駕駛 EVA 的瘋狂熱情,但除此以外則一無所知。

眾所周知舊版 EVA 之所以引起那麼多話題,是庵野將很多精神、心理分析加入其中,一眾角色其實都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片集由正常機器人大戰怪獸模式,進而發展到探討到駕駛員的心理狀態,發問一般動漫作不敢問的問題:小孩子為何要駕駛機器人?到後期更是越趨灰暗。而片集的結局所說的「人類補完計劃」,是以 集合體 的科幻概念,為此提供救贖方案:苦樂全在主觀的心。現在《破》的人物角色,雖然也有些心結,但似乎很快就能解開,而且態度比較積極正面。那麼終極的「人類補完計劃」,要補完甚麼呢?在此,《破》走在舊框架中,卻又開展了新的可能性,已經漸漸成為另一套 EVA,而非單是重製作品了。粉絲們亦因此得到一面鏡子,看看自己在面對這些改變時,能否接受?

我認為 EVA 的心理部份,的確是其精髓所在,而且也與片集的整體主題相契合,可是也喜歡那些背景設定、機體理論、戰鬥場面。所以在我心目中《破》只能算是合格了一半,不過因為《破》展開了新可能性,所以還要看之後《Q》與《?》的處理如何。

劇場版的場刊訪問鶴卷和哉,說庵野是屬於「演繹派」,就是事前不會做太多的計劃,見步行步,所以出來的作品,就是當時心態的寫照。而這麼多年後,相信庵野的心態也改變了不少。我有點覺得這次新劇場版其實是庵野在原初時想做的版本,其目標亦是想給孩子一些訊息,不過這一次的方向可能會完全不同了。無論怎樣,背著 EVA 的包袱,庵野夾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加上大片預算下就有更多東西要顧忌,步伐難免既窄又難行。

回應

  1. 我冇買場刊,值得買嗎?

    庵野是屬於「演繹派」,就是事前不會做太多的計劃,見步行步,所以出來的作品,就是當時心態的寫照。—> 如果係咁的話,似乎我對tv 版的睇法︰作品反映庵野的思想似乎係bingo 喎。

  2. 唔捨得換,一係買。
    入面冇任何hints for解謎嗎?
    個人認為,真希波係明日香crossover 麗…

  3. >入面冇任何hints for解謎嗎?

    無,只係一個訪問,不過都幾長,講到佢地點設計呢集,由劇情到 CG 運用都有講

    > 作品反映庵野的思想似乎係bingo 喎。

    應該係無錯,那時甚至好多陰謀論,我提過下:

    在搜集有關 ROE 的資料時,其中製作單位說會比較「易明」。但回想起來,整個 EVA 系列的精髓,是中後段比較難明的劇情和漸趨黑暗的風格。而故事會變成這樣子,有人說是被沒有時間、沒有資金的環境下「迫」出來的:畫質下降、用舊片、加入心理描寫、超長定鏡等等,再加上鋌而走險的劇情 (據說是G社與東京電視在對著幹…):裸露鏡頭、暴力「吃掉」使徒、主角精神崩潰等等,使片集越來越灰暗。如果 EVA 資金充裕而且一路繼承前半段的高質素的話,很可能仍然受歡迎,但卻不會是如此革命性的作品。不得不承認的是,庵野老賊的確化腐朽為神奇。 (不包括 EOE,那還包括老賊與 fans 們的恩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