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腦爆問題 – 海豚灣

記錄片《海豚灣》引起人們對海豚的同情,看到牠們慘遭殘殺,心生惻隱。又對攝製隊深入虎穴,覺得驚心動魄,又佩服於他們的膽色。然後,有很多經典問題在腦中出現:甚麼動物是可以吃的?準則是甚麼?我們應怎樣面對大自然?

在這裏情況尚不算複雜:因為海豚肉水銀超標,不宜食用,所以根本不應獵殺。那些捉到但沒有被選為表演的海豚,應該放生。在這裏其實我不太明白,既然日本人都不吃海豚肉,那他們每年殺那麼多海豚都是用來幹甚麼的?仿製鯨肉嗎?但仿製品不是很容易就查出嗎?還是只是包裝起來在太地縣賣?我不太明白海豚肉的市場何來。

再問下去:如果海豚肉沒有毒,就可以吃嗎?對於甚麼動物可以吃,一般都會認為,如果那不是瀕危物種,而我們又可以在食用之餘維持到該物種的數量,應該就沒有問題。另外也有一些條件,例如殺死動物的方法是否人道,有否虐待動物等等。而片中則更進一步提出:海豚是像人般有智慧的生物,所以不應食用,甚至不應用作表演,因為將海豚困在小小缸中也是虐待的一種。

這引發更哲學的問題:我們是否將某些動物分等級了?例如貓狗不該吃,但豬牛雞則可以吃,這種分級的準則在那裏?更有「靈性」?捕鯨捕豚的人,經常說人們這是雙重標準,動物不是也吃動物的嗎,那又該如何計算?

在這裏,我會想得簡單些。若用自然的角度,我們應該吃的是「周圍」的食物,是容易取得的,是我們活動範圍內的,牠們與我們的生活環境相似,吃了也不會有大問題。那些豚、鯨、深海魚,本來就不應該是我們吃的吧?想想自然的生物,也是在四周覓食吧,哪裏會有那麼多科技,去四處找吃的?

但講到生活環境,莫說科技幫我們上山下海去覓食,即使我們平常吃的豬雞牛,也早經科技洗禮,即使數量上可維持,但那些密集飼養,又吃藥又打針,生活環境早就不相似了,那我們應該吃嗎?還是說,其實我們應該少吃一點,不要做成過量消費加浪費?

這些問題真的「諗到腦爆」(黃子華語) …

回應

  1. 呢條問題我真係由細諗到大!條問題仲係高登無限緊loop,隔幾星期就有人嘈。

  2. 其實之前係知日部屋都有傾過關於食鯨肉問題.
    我自己就覺得..唔應該去分豬狗牛羊貓..
    嚴格來說..是一種歧視..是雙重標準..也是自私
    人類將主觀感情投射到動物身上..貓不應被吃..吃豬就冇問題了..不是在歧視豬嗎?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去吃去生存是基本需要..只要唔違反呢條自然道理就可以了..

    現在的問題是..
    大部份活動不是因為生存而吃..
    為了面子而兩個人叫十個人份的..
    吃多了..又要減..
    是違反自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