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奴隸》說的當然是技術和人的關係,著重其陰暗面。從來都說,技術是雙面刃,每一項技術,都不單單只是工具而已,還帶有意識形態偏向,會衝擊我們原有的文化。而在作者眼中,這技術已經由昔日只是使用,變成統治,再進而變成現在的壟斷,亦即書名Technopoly。
三種時代,三種文化
我們向有用工具劃分時代的慣例,作者則用科技與文化的關係劃出三種分類:工具使用文化、技術統治文化和技術壟斷文化。本來技術只用作工具使用,主要解決物質生活上的難題,也服務藝術、政治、神話、儀式和宗教等符號世界,發明技術的本意並不入侵人們所相信的政治、宗教、教育、社會組織等等,不會取而代之。
然而,技術總帶有一種世界觀。例如時鐘發明始於修道院,為使院中日常事務有章可循,修士能夠用更刻版的制度去侍奉上帝。但時鐘走出修道院後,便成為商人控制工人的手段,使按步就班的生產、準確的計時和產品標準化成為可能,是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時鐘的世界觀就是時間可以準確量化切割,帶來人在時間洪流底下的生活,也可以準確量化切割,間接成為一種控制手段。
作者認為,三大發明標誌著技術統治文化的來臨:時鐘、望遠鏡和印刷術。時鐘帶來新的時間觀念;印刷機攻擊口頭傳統的認識論,使學習過程個體化;望遠鏡則攻擊猶大─基督教神學的根本命題。當時的科學家,如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都只認為自己只是在追求真理,在思辨之中得到滿足。而真正將科學與改善人類境遇拉上關係的第一人是培根,科學真正、合理和唯一的目的是「賦與人的生活以新旳發明和財富」
。自此「進步」和「力量」成為必然,知識的功利主義,一切都要講求效率,一切都要讓路給工具發展。技術向文化發展攻勢,並試圖取以代之。
技術統治時代是個「發明」的時代,各種大大小小發明,如蒸氣機、電報、留聲機、以至於阿當‧斯密的市場理論,都深刻地改變著西方世界的物質和心理環境。我們學會了發明,但卻少問為何發明。而成功的發明,是務必要有客觀、效率、專長、準標化、計量和進步。在這技術統治時代,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造就了文化普及,帶來政治和宗教的自由等等,但也造成貧民窟和人的異化。
技術統治時代,傳統社會和符號世界掙扎求存,但最終還是被技術壟斷擊倒。作者認為技術壟斷的標誌,其一是福特的裝配線使人淪為機器,其二是「猴子審判」裏進化論成功擊敗上帝造人論,其三是「科學管理原理」以解決人間一切事務。技術壟斷的基本原理,是技術可以代替我們思考,技術的客觀總是勝過人的主觀,人的評判並不如機器可靠有力,凡是不能看見和不能計量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
技術壟斷之後
層層技術帶來的,是一浪浪的資訊。我們賴以為資訊控制的機制如學校、家庭、政府、國家等等,都開始招架不住。於是又發明技術去控制資訊,一環一環官僚主義,獨沽一味的專業技能,和技術機制如學能測驗、民意測驗等。誰不知這些技術,其實又帶來另一堆資訊。結果就是資訊泛濫、無意義、失控。我們活在難以掌握的世界,唯有凡事以「研究顯示…」「電腦說…」作為權威。我們再沒有一個宏大的故事結構,去串連種種資訊成為意義,所有東西都是細碎,變得無序。
作者舉例,醫療技術壟斷,醫生與病人之間,隔著了一大堆儀器,傳統的望聞問切並不需要了,都看檢查結果、X光片、報告就行了。醫生信不過病人,病人也信不過醫生,只信機器。這樣不是很好,很客觀嗎?作者列舉一大堆數據,在引入技術後,醫療事故不減反增,例如不必要的剖腹產死亡率比較高,心血管手術的風險大過中風的風險,X光檢驗而誘發癌症病例也不少。我們迷信技術,以至整個文化組織如法院、官僚主義、保險體系、醫生的培養、患者的期待等等,都支援這種技術主導的醫療手法。不靠技術的療法,只會被人唾棄。
電腦技術當然也壟斷我們的文化,它們無所不在,迫我們尊敬它們,將我們所有事務交給它們。我們迷信人工智能,以為它們更完美無暇,但時至今日,它們仍是不能感知,不能理解,不能產生意義。更要命的是,我們以為人也不過像機器一般,這暗喻深入我們心裏。
除卻這些「硬」技術,「軟」技術也是橫行霸道的。我們用統計學,去探測人的智力,去量化美麗等等。這樣子神化數字,硬將抽象變為客觀,將不可排列的東西排序,將有用沒用的東西都給予數字放到天秤上,得出沒用的資訊。統計說白人智力高過黑人,到底對我們有甚麼好處?對雇主有用嗎?還是說這其實是為政治服務而已?因為統計夠客觀,所以我們就有了一個權威,並以這個權威配置資源?那些民意測驗,其實到底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我們又有沒有去理解那些問題,背後的意識形態偏向?
作者提到唯科學主義,有這樣的觀念:其一是自然科學可以用來研究人類行為,其二是社會科學揭示的原理可以用來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上組織社會,其三是科學可以用作一個全面的信仰系統,賦與生命意義,使人安寧,使人獲得道德上的滿足,甚至使人產生不朽的感覺。作者特別鞭撻所謂社會科學,其實毫不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都是不可否証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只是重新發現東西,並不創新,例如研究「亞裔美國學生成績好,因為家庭完整,重視高學歷」這類「阿媽係女人」的發現。(雖然說,有時常識稀缺到大家忘了「阿媽係女人」)
社會科學家「把罪孽叫做『社會偏離』,把邪惡稱為『心理病理』,把道德世界的問題變成醫學概念」。「社會『科學家』常常在電視上露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進入機場書的『自助』……他們之所以頻頻亮相,並不是因為他們比長者閱歷更廣,或經歷了更多的苦難,或思想更深刻,並不是因為他們更仔細地思考了一些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同意維護這樣的幻覺:他們的資料、程式、『科學』在說話,而不是他們自己在說話」。這就是唯科學主義的信仰。
傳統的符號也正在流失。為資訊爆炸,傳統宗教或民族符號重複出現而變得委瑣,符號意義被過度使用而耗盡,失去了其神聖嚴肅,失去了活力。再沒有神聖的宏大敘述,神聖與世俗沒有分別。
挽救方向
如此全面向技術壟斷,要挽救並不容易,作者提出由教育著手。我們的教育,不能只是學習科學,學習技能,還必需學習更形而上的東西,才可以將所有東西納回一個宏大敍事觀內。然而宗教的宏大敍事現在已然失效,作者建議用「人類的進步」來做串連主題。在此上,例如學習歷史是必需的,不只單單是國家歷史、世界歷史,例如有科學史、數學史等等,這些都標誌著人類如何一路走來,任何科目都有歷史,都要學習。除了學習語言,也還要學習語義學,字詞的組成構成,其歷史根據,意識形態。宗教科目要學,而且是幾個宗教互相比較。更不用說古典藝術,傳統文化等等。
後感
以上只能算是我的一點閱讀筆記,事實上這書讀來,實在是字字鏗鏘,句句警世,這也是作者目的。書裏說的情況,如資訊泛濫、數據量化、人機器化,我們都不陌生,我們就活在這個技術壟斷文化裏。不過作者更有架構地說好這件事,使我們看到更多。
作者是不是太過悲觀?其實他只是提醒大家,技術絕對是兩面刃,加新技術並非只是一加一減,還會影響整個文化生態。在這技術當道的年代,這樣的提醒是絕對必要的。
科學堂只講科學知識,不提科學哲學。
語文科只會教考試,不教語言和文字背後的文化脈絡。
宗教科只傳教,不提背後的歷史和社會關係。
地理只教幾十年前的資料,新世界的事隻字不提。
經濟堂只教資本運作,不理會公義理念和意識形態。
這篇讀書網誌很有意思呢,故再三來訪細看,也打算看這本書呢!
很喜歡作者提出的:"必需學習更形而上的東西,才可以將所有東西納回一個宏大敍事觀內。"
和"用「人類的進步」來做串連主題。在此上,例如學習歷史是必需的,不只單單是國家歷史、世界歷史,例如有科學史、數學史等等,這些都標誌著人類如何一路走來,任何科目都有歷史,都要學習。除了學習語言,也還要學習語義學,字詞的組成構成,其歷史根據,意識形態。宗教科目要學,而且是幾個宗教互相比較。更不用說古典藝術,傳統文化等等。"
這真的很重要呢,例如學習語言時,若明白語義,字詞組成…等,不單是有效學習語言的方法, 也讓人明白語言這怎麼一回事,看得深入些吧~
感謝分享這部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