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中突然之間有很多 invite request 在 Twitter 出現,分別是 ifttt 和 Google+ 。前者是類似 Pipe 的連接服務,後者是 Google 終於出台的社交網絡。
ifttt 即 if-this-then-that,然後你可以將 this/that 配上一些服務,如 email、twitter、facebook、rss… (他們叫這些做 channel) 等等,將你的服務連接。例如我本身是有將 twitter 連到 pinboard 上去的 (這也是 pinboard 的原意,做 backup 的 endpoint),但對我來說比較有用還可以在 add bookmark 時加 tag 兼推上 twitter 去。我可以在 ifttt 建立一個這樣的 task: if [new bookmark tagged for:@twitter] then [post a new tweet]。因為 ifttt 本身已提供很多服務,所以可以配搭的組合可以有很多變化。
ifttt 會令人想起早前的 Yahoo! Pipe,都是連接服務,不過 pipe 是更 programming style 的,以 RSS 為主,更通用也更難用。ifttt 則相對地 user-friendly 得多,不用理太多多技術細節。由 pipe 去到 ifttt,是因為近年技術成熟了,各方服務都開放如 API 和 Oauth 等等,也理解用戶偏向,才可有這相對簡單的連接服務出現。
至於 Google+ 呢,到現在感覺還不錯,將社交網分做 circle 的點子很好。想想其實 Google 也走了很多路,由太通用太難懂操作太慢的 Wave,到了入侵 email 亂搞 contact 的 buzz,現在 Google+ 終於:操作夠快、不難懂 (因 circle 概念貼近現實)、獨立於 email。
Google 可能因為 工程師人格 作祟,心想的是都訊息、架構、格式、運作,而非用戶本身。Google+ 所以能做得較貼心,皆因這些年來 Twitter 和 Facebook 成熟了,開發了用戶習慣,讓我們慣於在一條條 Stream 獲取資訊。
正如 iphone,也是近年技術成熟,對用戶了解也多了,知道他們常有的需求是甚麼,由通用走到專用,才更方便好用。
這是收成的時候了嗎?
相關文章: 網絡的故事
而家先見到我上o左鏡.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