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記 BarcampHK 2013

今年 barcamp 有兩日,記以下幾個演講:

1) 主場新聞 + lifehack

主場新聞是近年冒起很快的網絡媒體,多見於社交分享之中。尹思哲講述當中他們使用了數據技術,在 facebook 裏統計得到那些新聞正在冒起當中,並判斷是否值得出新文章發意見。這當中分秒必爭,差幾分鐘的判決可以有很大的分別。難處是要讓傳統的媒體人去相信數據,而不單是自己的新聞觸覺,尤其當社交網絡發展龐大,就更要靠技術去取得數據。以前傳統媒體要做 breaking news,他們則是要做到 breaking views。

Lifehack 的 Leon Ho 也談他們如何用數據去改進文章質素,例如用 A/B testing 去試文章標題,再分析當中標題的成功吸引眼球的要素、有沒有特定模式等等。文章內容也可以分折分析文類、寫法、用詞、目標群等等。這些數據分析成果可以給下一次要寫文章的作者、編輯更多參考,如何去寫吸引人流的文章。

我的思考是,當網絡越龐大越複雜時,數據分析是必要的手段,但如何解釋這些數據,而我們又如何回應,則是更大的課題。

2) Minecraft

其實我不太理解 Minecraft 社群的運作,所以想聽聽,不過是次講者也是介紹為主。Minecraft 在我來說就像可以用電腦砌 lego 搬,遊戲容許建築世界之外,也有基本生存模式。不過落入社群手中則千變萬化,可以成為另一個遊戲、又或是創作平台,自有其文化。這當中是否全由熱情推動?商業成份如何?我還是不太清楚。

3) League of Legends

也是遊戲,大概自己對遊戲太過脫節,才想聽聽。講者 Aaron Farr 在 Riot Game 工作,談到公司的信條是以玩家體驗為上,所以就必需處理遊戲中會令玩家不快的東西,例如 troll (不懂譯:p)。他們背後有一團隊,由開發者、工程師、心理學家等等,去研究遊戲設計如何誘發玩家行為。遊戲也要不停調節平衡當中角色(遊戲中稱為 champion)的能力,並且每季也有不同主題等等。不過這次演講大多是問答,場中有玩家問的一些比較 hardcore 的問題我就聽不明白了。

4) HK Hackerspace

所謂 hacker 不一定指電腦高手,生活小秘訣也可以是 hack。Hackerspace 也就是一個給 hacker 使用的實體空間。以前的話,就是車房,人們工餘時用這地方自己創造一些東西。不過現代城市則沒有車房,換來的是自同道合者合租用空間進行創作、hacking、DIY。這運動也被稱為 maker movement,由消極的消費者,轉為積極的創造者,從中學習、建造、玩樂。拜技術平民化所賜,hackers 能更容易更平宜地進行 hacking。主講的 dimsumlabs 工作室於上環,介紹了他們這個文化和一些創作。

回應

  1. Housenews 做A/B Testing 可能做得好好
    不過我呢d用google reader subscribe RSS 既人就成日click入去出404, 因為佢地改左title.

    League of Legend 應為 League of Legends.

    troll 呢個term應該好多人明唔洗譯都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