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手與機器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感嘆,某某機器取代了人手,又有人失去工作了。似乎機器的掘起,竟與我們的飯碗對著幹,我們沒有工作做,沒了人情味。這甚至成了某些人反對碼頭工人抗爭之據:叫他們抗爭,說他們不能轉工,他日被機器取代,工人更無以為繼,所以應教工人轉工之可能,而非抗爭。這當然是非常粗疏的說法,現實是老闆計過剝削工人比用機器省錢,這種想法也成就了世界各地血汗工廠。

那些可被機器取替的工作,通常被稱作「低技術」,意謂是手板眼見工夫,只要稍為訓練即可工作。但我卻認為那雖是「低技術」,卻要高能耐。以現時來說,機器可取替的工作,意味著重複、沉悶、沒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人其實很不喜歡這種工作,表面技巧可能容易,但卻極需要熟練、忍耐、自律和穩定心理。若以市場理論,這種工作人們不愛做,應當是比較高人工的,而不是以低技術之名報以低薪。

當然稍有遠見的老闆會看到機器化的優勢,到最終這些工作都會取替人力,那我們該麼辦?這文章有分析,簡單來說就是會有新工作,機器處理了悶蛋重複的部份,我們來做有趣富挑戰的部份。然而那些是有趣那些是悶蛋的,會隨時代變化。

新的工作,可以是掌握運用新機器的技巧,也可以是創新組合機器的用法,開啟新的可能。例如
Google
搜尋技術出來了,雖然看起來只要鍵入字眼就可以,沒有難度。但要得到想要的搜尋結果,搜尋用甚麼字眼還是有技巧的,而弄網頁的也要學會如何更易被搜出來,結果就是有如
SEO 這類新工作。而 Google
本身,也同時在增強搜尋功能,例如可否結合用戶本身的個人資料來搜尋呢?如何取得社交數據?對於搜尋有更多新的想法了。

用網絡應用的例子很易理解,但轉到生產業上就可能會有誤區。有人會覺得,既然新工具替我們省了時間,所以應該用多出來的時間生產更多東西。我們有了高效生產,便要有相對應的高消費,所以便得刺激大家的消費慾,用盡行銷廣告去勸服大家必買這個那個,買了之後生活更好之餘此類。我們對自己創造的機械著了迷,盲目生產,盲目消費。要慎思的是用機器省下來的時間人力,該如何使用,才可以增加價值(非金錢)。

機器改變工作,也改變產業的形態。又以生產為例,現在我們生產鏈是通過全球運輸,將不同步件從世界各地運過來組合。而之所以由外地生產,皆因在外地的生產成本比較平。比較平的原因,是因為廉價勞工。文章提到,若機器繼續改進,取替更多勞工工作,產生部件成本更低廉,那麼一個產品的主要成本將是運輸,所以工廠越近越好。這麼一來,工廠可能又會回歸了,生產又變回在地了。很有趣,科技使地球變平1,現在又會變圓了。

人類與機器將會繼續他們的共生關係,互相影響。人類也必需無時無刻,思考自己與機器的關係。


  1. 《世界是平的》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