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安靜,就是力量

quiet

我發覺自己有時會落入 TED 的銷書「圈套」,這次也是因為看了 TED 演講覺得有趣而走去讀講者的書。作者 Susan Cain 本身是內向的人,在《安靜,就是力量》書中談論內向外向者於時下文化如何自處,其中內向者之所以內向的心理學甚至腦神經科學的成因,而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內向者。

之前曾讀《失控的正向思考》,講的是西方社會一味正向的自欺,這書前面討論內向外向文化或許可稱為「失控的外向思考」,指出了社會看重外向特質,以至將內向者看成孤僻、不合群,甚至反社會。二十世紀初社會由重視品德文化,轉而成重視個性的文化,這大可能與都市化有關,人們都集中在一處競爭。外向的人能更顯個性,自然在這文化中更受青睞。於是偶像、教育、求職面試、僱人、求愛、養育小孩等,都覺得應該要外向,外向的人才是積極、主動、有魅力。換句話說,這文化下我們要懂得推銷自己,應了一句黃子華楝篤笑:「做人無公關,食屎架啦」。無獨有偶地,在此書中也像《失》書一樣提及基督教福音派,《失》談成功神學,這裏則談信徒有被要求展現外向一面的壓力,將內向這一人格特質看成品德指標。

在職場上我也有同樣觀點,覺得領導者都是有魅力而又善於社交的人,無疑這種領袖很能振奮士氣,不過很多研究卻發現很多績效較好的公司高層都是內向者。內向領袖善於聽取意見、觀察,並深入思考各種決定的利弊。上司下屬不同的外向內向組合,有不同的效果。

我們有一種團隊的迷思,認為團隊裏若果每人都積極發表意見,就能發揮更好的創意,所以我們安排「腦力激盪」:將大家關在一間房內,不斷提出點子而不作批判。不作批判是有效的,也能鼓勵發表意見,可是卻有研究發現這種腦力激盪反而不及各人自己獨自想點子然後才交流好,畢竟面對面還是有社交壓力的。另一方面,在網絡時代我們最愛歌頌兩個「團隊合作」個案:維基百科和 Linux,以為各人積極外向參與社群就能成就如此佳績,卻忽略了合作情景:各人其實都是對著電腦,各自貢獻,交流大都是用圖文,而這種形式其實蠻適合內向的人。我可以再加辛辣一句:維基百科和 Linux 雖展現群眾力量,但其基本模型還是舊有的百科全書和作業系統,概念算不上突破。我思疑,在更閉門做車的舊時,創意或許會更豐富。(又來「總是舊時好」的 cliche!)

內向者對環境敏感,比較安於刺激較少的環境,反觀外向者對於環境比較不敏感之餘,卻對回報敏感,所以會不停追求變化。內向外向都有先天和後天的成份,以往會有種想法認為內向外向可以由自己決定,但近年研究已見先天影響其實不少。我們要適才適性適本質,才可讓每人有所發揮。不過也因為有後天成份,內向者可以有時外向,外向者可以有時內向,為兩者生活交流上的做一點小小適應也是可以的。我們也可以想,為了實現志業而暫時演出內向/外向性格也是許是可以的,就如作者本身是內向者,但也為了宣揚她的理念,也克服了上台演講的恐懼。

作者也討論了東西之別,就是亞洲多內向者,而西歐多外向者。遠因可能是因為西歐多為開拓移民者,所以性格偏外向。當然兩者都必然會有外向內向的人,但這種比較並非鼓吹刻版印象,而是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去看內向外向文化之別之餘,亦理解到彼此其實各有所長。作者特別指出聖雄甘地,他內向而且安靜,但卻發揮不可小看的堅定、安靜的力量。

書後段進入實戰篇,看內向和外向的人如何相處,例如外向老公和內向老婆,在日常生活更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空間。而對著內向的兒女,家長不應只看他不跟其他小朋友玩而覺得那是應該糾正的行為,而要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他是不是對環境刺激敏感?會不會上學見太多人就已很累,而放學才不會想去一顆兒玩?若果孩子是內向的,就為他製造合適的環境。

本書引子裏有說很多偉大作品、科學理論、思想都是由內向者創造的,這些東西都需要思想家進行深刻的觀察,獨自思考、分析。當然身為內向者,作者不敢就此斷言我們現世正缺乏內向者的深刻思考,但她確信安靜沉穩有力量,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我們要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

相關連結:TED – Susan Cain —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