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S.T.E.P.

step

這小說是陳浩基與寵物先生合作寫成的,兩個人的風格不太一樣,故事探討使用大數據做犯罪預測。這主題首先會令人想起 Philip K Dick 的 Minority Report,故事中靠一些有異能的先知去預測,相對這作品用數據,沒有超能力,感覺上是相當可行的。不過基本上問題還是一樣的:如何去定奪一件未發生的事? 本作品較技術,探討倫理方面反倒不太強。

預測犯罪系統由於是應用在決定囚犯刑期之上,對於公眾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因為本是帶罪之身,而犯罪率亦見下跌,系統看來很有效。問題在技術層面:人工智能會進行一次又一次犯人出獄後的模擬,看其結果再統計,若犯人有很大機會再犯罪,則刑期延長。而為了使這模擬能充份反映現實,就得從現實世界取得的各種資料,而這嚴重侵犯人民的個人私隱。

在故事裏,系統所以發生問題,並不是數據分析或理論出錯,而是人工智能本身的「限制」:它們必需累積經驗學習,而一旦人工智能學了壞東西,就不能回頭。故事中人工智能學了玩弄模擬,會使系統資源崩壞,而政府方面又沒有足夠的備份。這表現在模擬世界裏,成為「操控者」與「護衛」較勁,有點 Matrix 式的戲劇效果。不過對於這種預測理論本身,本作其實沒有太多的批評,若沒有人破壞,這系統是很可能可以長久地使用下去的。

故事是有提到一些系統可能出錯的地方,例如犯人本身產生對模擬的自覺,進而有意無意暪騙系統,書中謂「受測自覺」,或者我之前提過的 Hack the system。這其實是值得一書的大數據痛點,收集天然數據可以準確,但人為數據容易有偏差。沒錯你仍是得到一大堆數據,但你得分辨出訊號與雜訊。故事中對犯人的評估,還是使用問卷、測驗的形式,其實很容易有這種受測自覺問題。對比來說,在民間經過手機、網絡收得來資料偏差會少得多,一來收集是隱性的,人們不知,二來是收集頻率夠高的話,人即使有自覺卻未必有足夠意志力應付(經常要高度自覺很累人)。故事對這些數據分析的問題沒有太多探討,反而是當中有人不相信系統分析的結果,因為自己的確認偏誤而錯手殺人,系統並沒有出錯。

故事裏有很多程式用語,諸如沙盒、執行緒、同步等等,可見作者都很熟悉電腦的運作,並以這些技術元素入文成推理故事,是蠻有趣味的,有技術背景的讀者應該會對這些部份看得津津有味吧。

兩個作者兩個風格,陳浩基的美國故事描寫細緻,推進得慢,而寵物先生的日本故事則因包含虛擬世界而要推進不少劇情,當中還有密室謎題,所以劇情去得快,尤以尾聲最趕。兩者在節奏上的不同使作品有點不統一的感覺,雖然說他們本身已在故事背景(美、日)下做分隔,以減低這種不協調感。

書中有一個大哉問,就是科技與人性中,你會選那一個?我個人的意見是其實沒得好選,因為科技一直節節領先,我們一直以來就做了很多改變以遷就科技,改變了生活形態、表達方式、思想方法等等。科技(媒體)是人的延伸,改變了人的本質。其次是大部份的科技發展都不是計劃出來的,有很多隨機的成份,以前的科幻作家就鮮少能預測到現在的網絡世界。

對於這個大哉問,本作也只是一種簡單表態,問問小說中人物意見。故事最後廢除刑期評估系統的原因,並非它沒效用,而是侵犯個人私隱的問題,但其實在書裏這私隱並未有濫用到很壞的程度(主要用於破案),所以反對源於假設我們對私隱價值看得很高。可是現實上很多人其實對私隱問題不置可否,最常見的反應是:我沒有甚麼好怕給人知道的,也有很多人覺得犧牲私隱以取得生活上的方便,是值得的。

本作在技術層面出色,發掘了大數據預測系統的一些可能用途,有一定的「硬度」,不過並沒有直擊此科技的痛點,有點機關化了。兩個作者不同風格,形成兩種劇情密度,是有一點不連貫感,令人感到有些位置可再作舖陳,不過整體故事來說還是夠扎實的,是本不錯的科幻、科技驚悚小說。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