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孤獨深處

lonesome-deep

今年雨果中短篇得奬作品,是郝景芳的《北京折疊》,故事收錄在此短篇集。她的短篇大都不算「硬」,意念先行,想像未來。在題材上也沒有一定偏好,可以是講社會階級、外星入侵、複製人、中國傳說等等,也不著重於要說大道理,細緻描寫當中的人的心情與想法。《北京折疊》拿奬我看很多人批評她的故事太流於幻想或又不夠宏大,又或者其實是翻譯者 Ken Liu 幫她不少之類,我讀著其實沒有太多意見,覺得短編嘛就是這樣子,而且很多故事都不失劉慈欣所說的「宏敍事」味道,而除了一些地域用字外,她的文筆我也覺得沒有問題。以下點評:

北京折疊:得奬作品,假想階級制度被硬陷到城市運作的設計,傳統反烏托邦式故事,主人工也不是英雄,只是帶讀者到此走一圈的導遊。物理上仍很難想象城市如何被「折疊」,可能就這一點為人垢病不夠「硬」吧!我覺得難得的是她抓著了此一面:下層的人即使知道世界的運作模式原來是種剝削,也不會有太激烈的反應,而且不太明白的居多,然後繼續接受剝削。此作可在網上讀到

弦歌:提出一個有趣的矛盾情景,外星人入侵,但珍惜保留文藝歷史,其他的軍事反抗則一直予以消滅,對於這種「侵入」地球人如何反應?想當然是有主戰與主降派,而有很大部份人都會為了保命而走去學繪畫、樂戲等等。作者想像的是主降的比較多,主戰的少數,而她寫的正是這少數,會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戰,又或者覺得外星人沒有給予平等的尊重,氣氛悲壯。以太空升降機做共震弦的點子可能過於浪漫,但卻有趣。

繁華中央:作者所說上一篇《弦歌》的B面,講一個向外星人屈服了卻又覺得不是味兒的人,當中的心理掙扎位在於人生的意義,是讓自己的作品永世流芳,還是身為人類作最後反抗?

宇宙劇場:也是外星入侵,但卻是暗中誘導地球人使之走向個體化,孤立自己,投入虛擬世界。然而主角認為外星人棋差一著,因為他們不懂更高文明之道是向內宇宙發展,而非單單只是外宇宙,而連網後的地球人已掌握此一道,因為網絡就如腦神經接線。意念類似於地球意識、集合體等,但比較說得沒頭沒腦,幾乎可說沒有情節。

最後一個勇敢的人:用基因來實行階級制度,使某一類人一出世就只能做某種職業到老,而他的複製體亦復如是。這樣的社會自然不容許異見的存在,主角遇上這麼一個異見者,用他被特別設計的好記憶力來將異見者的訊息流傳後世,意謂所有設計都會走出創作者的原意。其實縱觀科技發展,又有那項不是?

生死域:這篇比較富幻想力,不太科學,重新包裝孟婆的故事,重點不是這生死輪廻的運作原理,而是主角回顧一生尋找真正對他的重要的事,情節比較反反覆覆說來說去。

阿房宮:假想秦王真的吃了長生不死藥,代價必需魂飛體外,只能與身體做最少的連接,而身體則會石化。主角盜墓取得秦王身體石像,與之交流並替他完成一些心願,過程有喜有悲有趣,亦教主角為何秦王想長生不死,也平反了暴君形象。之後舖排主角之醒悟比較像是沒有情節好說而有點太草草帶過。

谷神的飛翔:太空殖民是為了安居,還是為了再探索?顯然是兩者都有,只看我們如何取捨。谷神就如風之谷般民風淳樸,但其實本身就有其命運,而主角一己想保護之的想法,很大程度是懷念地球吧。

深山療養院:點子有點亂來,說到後面更是無以為繼,較多的是科學家的吐糟,如何可以維持生計,以旁門左道取得權威資格,現實社會其實越不重視硬科學等等。故事發生在中國,但我想應該沒有特別中國化,情況普遍適用。

孤單病房:使用網絡的回音效果來自我催眠,竟然有某些療效,細寫我們在連上網絡之後出現的一些強迫症般的行為變化,依靠網絡來取得自我認同,而即使資訊是假的,仍有作用。故事略兼簡單,是小品式寫法。

拖延症患者:根本是拖延者的吐糟,細寫對著螢幕迫不出半粒字的掙扎,結局失控。

老實說對於國內科幻認識並不深,讀的也是出了名的作品,讀起來我覺得意念也不差啊,不了解國內如何批評。此短篇集故事讀來也算有趣,但不算很深刻,當中有幾篇可有潛力發展成長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