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

作者是哈佛教授,教的是道德思辨,以耶穌的生平、他的教導作為材料。據說是哈佛發覺學生雖然成績很好,但往往缺乏有關道德抉擇的能力,便有此課,頗受歡迎,各式各種的學生都有,不單只是信徒。事實上信徒本身亦面臨很多疑問,時移世易,如何應用那麼多年前的耶穌教誨呢?真的有用嗎?耶穌故事能解答複製人、優生學、資本主義與生態危機的問題嗎?

課堂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往往就是聖經的真確性,這些事情有否真的發生?是否真如經上所記?在抄寫轉錄時有否加鹽加醋?作者認為這些真實性的討論爭拗這麼多年,其實都不會有結果,反而令我們忽略了聖經故事當中的道德力量,並非來自其真實性,而是故事這種流傳形式,刺激我們的想像力,令到這些故事道理,可以歷久不衰。我們錯以為事實就是真理,力求還原史實其實錯了焦點。

我想起《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在他將出版的新書(期待!)裏提到有關部落人相信不可睡在死樹附近,迷信與否這故事都增加了部落人的生存機率。生存第一,真相,甚至科學次之。又或者說,當這些故事真的發揮了功用時,所謂真實性就變得就沒那麼大關係。

作者這麼說有一定風險,可能會被指寬鬆教條、世俗化等等,甚至本書的推薦序也提到這是作者的釋經方法而已。他自己也坦言未能去到不理事實的地步,但至少耶穌這號人物在不同經典對照之下確實存在過,而我們起碼能夠確認的一點是他當時的拉比(教師)身份。

作者特別著重的是無論關於耶穌的生平、他所說的比喻等等,這些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除了故事特別好記外,也因為此形式特別能激勵人心,比起單單只是倫理原則與道德理論,更能驅使人們有所行動和改變。作者在這課堂,也特別專注於耶穌身為拉比的角色,看他如何用故事激起人們討論、反思自己的行為。相對於他的神聖出處、奇蹟奇事,則不是重點。由作者的選材和描述,他很著重耶穌與當時羅馬政權的衝突,他是激進改革者,除了說神國已經降臨,還說福音也已能惠及外邦人,惹毛了政權和當時宗教領袖。

由耶穌的故事,作者在課上討論了很廣泛的主題:領導、金錢、道德責任、刑求、醫療、藝術、末日論…將故事轉譯成現代情景。他甚至將其他宗教如何說故事的方式與之比較,又講到參與苦路之行與裝置藝術,林林種種內容很豐富,但也許多得會令人有點失焦。對於只是想看他如何釋經的讀者或許會有點不知所措,甚至乎有些時候他都不解釋,但提供很多當時社會的背景資料,目的當然是由學生/讀者自行去思考那些故事,這也符合他口中拉比傳統。

耶穌說的故事本身,有很多都違反我們直覺,例如不義管家、浪子回頭,進而引發思考。耶穌本身的故事,也可以引發很多道德討論。例如彼拉多在耶穌的死上面,有多大的責任?耶穌說「他們做的他們不曉得」我們又可否拿來做藉口?

復活的故事,若不被是否可能發生的問題所擾,有著一個大主題,代表著神公義的降臨,解放與新天地的降臨。這就如出埃及記一般,是一個解放的故事,讓被受壓迫者、弱勢社群、邊緣人,可以得到新的自由。這故事運作在更抽像的層次,是大敍事,導引我們去相信美好世界確實是可能的,但過程卻必然痛苦和磨難。事實上人類歷史就不斷有這些解放事件發生,也必需要繼續,因為世界還是不公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