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英名是有趣的相互對照,一邊是陷阱,一邊是智能,顯示兩種對於現在已然無處不在的螢幕的不同態度,老土講句正是有危必有機。作者本身是抱正面態度,認為認真研究我們使用螢幕的反應,將會是改善契機。這些研究都可以算是行為經濟學,其中很多是研究我們的即時或內在反應,就如《快思慢想》裏提到的系統二。由於著重於螢幕,所以也可成為UI設計的參考原則。
有一些研究與我們的設計直覺相乎,例如視覺上的hotzone大多是中間,所以放甚麼在那裏很重要,如果是選項的話,讓其更公平地得到注意,或許就要避免例如九宮格這類有明顯中心的展示。有一些則是沒那麼直覺,例如我們通常會為讀得流暢而選用美觀字體,但若果顯示的是需要讀者思考的事,例如選擇健保留意事項,用較醜的字體如Comic Sans,反而能讓讀者留心,傾向不會速讀快過。然而美醜也是相對的,與我們慣常使甚麼有關。
這令我想起另一本書《Google有沒有讓我們變笨》中談到,一些設計得讓新手易上手的UI,有充足的提示、動畫等等,到了老手反成阻礙。事實上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像遊戲般的UI,能夠了解用家的「級數」,在較高級時除去那些反成負累的輔助,加快用家的操作,換句話說是某程的響應式界面。現在我們奉「直觀」(intuitive)為最高設計原則,但其實新手老手並不需要同一套UI。另一途是提供超多的客製化選項,如在一般程式用的編輯器或IDE都會有,但要不要做專家和一般用家的區分,就要看你怎麼為產品定位。而事實上,早前手機的UI,都由「仿真」(Skeuomorphism)轉向「平面」(flat ui),其中些理據就是現在大家都變手機老手了,所以可以簡化視覺元素。
甚至乎這當中也有文化差異,經典例子是亞洲地區的網頁設計是傾向於密集多字,功能選項全展示,而當地人們是覺得沒有問題的。也有說這能反映撿便宜貨心態。這裏的啟示是即使是研究也得看取樣。正如一些對研究的評論所言,取樣都太過「WIRED」,即是 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democratic。書中也有提到字體效應,甚至在追求網頁的觀感,可能因國而異。
也有些研究有違一向的最佳實踐,例如一向以點擊最小化為目標,但作者的研究表示,在對龐大數量的選項時,能夠以多個條件窄化選項,會是比較好的方法,而即使那會提高點擊數。作者特別舉例是美國業界都覺得做得很麻麻的 healthcare.gov,在即使解決了其他如效能問題後,在界面上還是選項過多,令人無所適從,也變得無用。
我們專注力是有限的,所以在設計上,不論是資訊、選項或回饋,都必需有所限制,否則我們的腦會開始略過不理,資訊都變成噪音。
一些細微的改動,可能會帶來不同結果。例如在推廣退休保障時,加入一些以用家角度的描寫,例如:「你六十歲時,會有…」,甚至可以生成用家年老的樣子,會讓他們更上心,考慮選項時想更遠。又例如,在展示食物的熱量時,若果是用「吃了這個等於要走幾個小時才能抵消」的卡路里資訊,會讓我們更小心些。
當然,這些研究所得,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有時並不是設計不善而已。這指向更根本問題:誰得益?記起另一本也是談行為經濟學的,談到設計信用卡,來導向更理智地的消費,可是那些銀行高層,都興趣缺缺。
Mentions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