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必然

要說科技未來「必然」會怎樣,是一件既難又易的事,難在未來變數看似太多,那個科技會突然爆紅然後影響一切,看來越來越難預測;容易在只是預測嘛,說得好聽就好。事實上我們未來有不明朗的部分,但也有很多是計劃之中,然後自我實現預言。KK一直對科技都有其眼光,將科技想像成為有自己的生命,並以我們人類為其繁殖方式;又想到其實又很多發明都在同時期有重複發生的現象,所以也有一定程度必然性。這書談的「必然」是更退後一步的趨勢觀察,談更大環境的事。然而這只是一種觀察,一種意見,KK沒有談如何推論,為何是十二種趨勢而不是十三種等等,大概就是其實沒有了甚麼理論。如果這本書是網上的一篇文章,會被分類成 listacle,水份是有的,但感覺還好。

在翻譯上比較特別的是都將十二個趨勢加了ing,例如形ing、認知ing等等,有正在發生的意思,而英文實際上可作名詞也可作動詞。不過這個寫法主要用在標題,而不是內文,否則應該很煩。

我們現在講的火熱科技例如AI、物聯網、共享經濟、區塊鏈、立體打印、虛擬和擴增實景等等都有提到,但就分別落到不同的趨勢大主題上。例如認知ing就跟AI和物聯網有關,會大覆使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聰明一點,擁有認知能力的東西彼此合作帶來更大效益。共享經濟談到共享ing與所有權,取用權將成為主導,我們甚至通過共享電腦資源,可以通過虛擬貨幣和區塊鏈處理一般需要很多人力和機構的交易。我們與機器也需要更多的互動ing,從傳統的鍵盤滑鼠和圖形介面,可以進入語音、擴增和虛擬實景的世界,來有更多的操作。

每一種趨勢看來都是會繼續走下去,給我的感覺是,機器當然與我們更親密了,我們也需要餵養更多的資訊給機器,包括我們身上穿戴之物,和一切行踪等等。所有東西都變得更流動、液化,一首歌一套戲一本書會被化成更碎片的部份,給人拿去重新創作新東西,重新混合。(書本來說聖經就是已經過詳細劃分章節字句的格式,所以引用和混合非常方便)我們可以是機器的奴隸,忍不住要刷屏看新東西,或是用機器來幫助我們。這從來都不是簡單二元對立,每種科技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偏向。

有趣的是KK指出這裏有一種社會主義味道,在資本主義至上的社會裏竟然發生了。我們共享單車、汽車、旅館、圖書等等實體資源,也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看法、知識,有很多甚至都不收分毫。全球的自由軟件運動,而經可以說支撐起大部份的軟體內容。群書眾寫的維基百科的成就我們想都想不到。在這裏KK有一點提議是,要讓群眾產生合作,不能群龍無首,看來似乎是需要一點上而下的控制,才會成功。

在這環境裏有些觀念要面臨轉變,例如取用權比所有權變成重要。資產本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但以後我們可能除了日常物品外,其他都是取用。KK假想的情景甚至是住宅、衣服等等,都是每天取用,用完歸還式的,由有智能的住宅大樓統整資源。這麼社會主義式和集體主義式的生活,卻是在發生當中。財產權、所有權、智財權等等,都將會越被看輕。

這書自然要歸類為科技樂觀派,但KK也提到自己為何不提出種種隱憂,例如私隱被騙徒更易取用、恐怖主義等等。主要是他自己傾向不專注討論壞用處,以免將好的用處都壓下來了。科技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會與使用的人互動,大家互相改變。一如他在另一本作品說,科技就像有自己的生命般,需要我們的好好陪養。

    Mentions

  • 💬 2019開卷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