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人類所獨有,引發了我們尋問世間萬事萬物,成就了一日千里的發展。在《科學大歷史》裏有談到好奇心,這本書則談好奇心的機制、類型和例子。不過有關研究原來不多,可能是好奇心這一件事很難單獨分開來研究,例如說到好奇心,可能又跟過動症、資訊焦慮、創造力等等有關。於是本書除了引述一些研究,就有很大篇幅的人物訪問,以及對於公認好奇心爆滿的歷史人物如達文西、費曼等做探究。
達文西對事物的好奇在於他總要親身試試,可以說是經驗主義者,於是就有很多的嘗試和發明,去滿足他的好奇。這裏好奇心與創造力就是一對孖寶,密不可分。費曼也近似達文西,他有跨學科式的好奇,要弄懂原理,也要親身證實。費曼名言:凡我不能創造者,我不能理解。達文西和費曼都是對多方面好奇的通才,這關係到好奇心的必要條件,似乎就是處理資訊的能力。好奇心與人類對於資訊的需求有關。
有一說法是因為資訊鴻溝,引發了不確定,所以有好奇心要滿足不確定性。但事實上不是所有好奇心都由負面情緒引起,有很多都是更純知識的追求。在這其上可以分兩類:知覺好奇和認知好奇。知覺好奇指想了解新鮮事物,這種好奇會隨著年漸少(黃子華語:好出奇啊?/搵食架!)。認知好奇則是類似對於知識的追求,可以一直保持。資訊鴻溝論基本上只是解釋了知覺好奇。
對於好奇心的追求,一如其他令人愉快的活動,都有多巴胺回饋,可以好奇引發好奇。在一些遊戲實驗裏,玩家也會因為渴望掌握技巧而重玩一些中高難度的關卡,所以也不單單是為了征服,還為了完全掌握弄懂所有細節。關鍵似是要有適中的難度。好奇心也會在大腦中引發記憶、關聯和學習,帶來正回饋,引發一路的探求。這些好奇心機制,有了自發目的,可以連繫到認知好奇。
至於大哉問為何有好奇心,為何是人類獨有,大概只能猜是跟人類演化有關,關鍵包括飲食由素轉肉,用火煮食解放消化能量給大腦,大腦容量之增多等等。語言的出現本身是未能定論,也很可能是與好奇心一同出現的,因為語言的其中一個大功能就是「八卦」,滿足好奇。語言本身又和文化和儀式的發展很有關係,有了宗教,就更加會問「為什麼」,凡事都要解釋。
網絡讓我們更能「八卦」滿足好奇,問題是我們究竟會看更多維基百科(認知好奇),還是「睇人仆街」(黃子華語)的病態好奇?在資本主義下,更似乎是後者,內容農場遍地開花。
Mentions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