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Tagging風吹起來了

最近,網絡吹起了Tagging風, FurlFlickrdel.icio.us 等服務都提供了標籤 (TAG) 的功能,而 Technorati 則更進一步,將 Flickrdel.icio.us 和各大小blogs的Tag集合起來,所以上到 Technorati 便看到一句 What’s happening on the Web right now 的形容,口氣很大,但也所言非虛。

Tagging是為一個東西加上某些有代表性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就是TAG。在 Furldel.icio.us 裏,我們為bookmark加上tag。在 Flickr 裏我們為圖片加上tag。在 Gmail 裏,這些tag叫做Label。

Tagging這個動作,某程度上是將物件分類了,但跟傳統的分類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為同一件物品加上不同的tag,做出多重分類,從而可以重多角度去描述物件。例如,一個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的電影網頁,我加上了 “Movie”, “Musical”, “AndrewLloydWebber” 三個tag。那麼我日後在搜尋電影的時候,我可以見到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這齣戲。在搜尋 “Musical” 時,也可以找到這個相關的資料。

Tagging不單單只有利於搜尋有意義的資訊,在上述提過的種種服務當中,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功能,就是分享。用戶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tags,也就是說當我搜查 “Musical” 這個tag時,我不單只會找到我之前所儲存的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還可以看到其他同時有 “Musical” 這個tag的人記下了什麼資料,從而會接觸到 Cats , Les Miserable…. 而正正因為這種Tag資訊的分享,使得我們可以知道社群中其他人在看什麼,大眾對於事物是如何分類。因此,也衍生出 Folksonomy 這個字,也就是 Folks + Taxonomy (一群人 + 分類法)。 Folksonomy 已不單單是分類,而是代表了網絡的流行標籤。這種標籤是流動的,而且跟大家的想法貼近,所以 Technorati 才會大膽講一句 What’s happening on the Web right now.

而Tagging除了讓我們得知流行情報外,還有一個很好的用法,我們在看一個tag的某件物件時,會同時看到其他與這物件相關的tag。例如,我在看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時,發現了其他人加上了 “history” 的tag,再看之下查到一條bookmark,發現了原來的歌劇院真的有地下水池。這種 “看其他人加上去的tag” 隨了可以知道人們對事件的看法外,也擴大了視野。

tag彼此之間是對等的,沒有像傳統分類法裏的層級結構,所以對於物件間層級關係缺乏描述。而且tag是由人們自己定義,所以在準確度上也稍遜。現在的幾個服務間,也沒有提供同義詞的關聯,例如查movie的人,應該再查films、cinema這些字眼,以得更多相關資料。

雖然如此,但tagging的靈活性和自由度,令這個網絡多了一層Meta-data,讓資訊更有意義和更易被找到,也代表了千變萬化的資訊時代中,什麼是最熱門。

Related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