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背後的人

我有時會這樣形容一個歌者:背後有個人!

據說歌者的其中一項技巧,就是通過特別的發聲方法,使到聲音不單單只是從喉而發,而是引發身體不同部位產生共鳴,化身成一座喇叭,聲音得到放大,感覺深遠,嗓音直上雲霄,繞樑三日。看上去的感覺,就好像是背後有人在發聲。

這種技巧最常見於歌劇,因為古時沒有米高峰,歌者的「發聲能力」便是其中一項判別其是否「唱得」的指標。不過自從有了米高峰擴音,就變化更多不同的唱發,可以耳語,可以氣聲,可以談話,不一定要背後有個人。不過即使是流行歌,一般在副歌部份都會比較激情,雖要比較有力和雄壯的聲音攀上高音,若能叫背後的兄弟幫幫手,則聲音夠震撼之餘,亦可顯功架。當然最厲害的,就是可收可放,可真可假!

其實說了半天不到題,之所以想到上文,就是因為看了《港樂 x 梁漢文 + 鄭中基》。兩位其實也是「唱得」之人,不過在上半場時,可能未及熱身,也可能緊張,二人之力不太能敵九十多人的管弦樂團,背後的兄弟不夠力,便淹沒在一層又一層的樂聲之中。幸而後來也漸入佳境,算是發揮了水準。

《港樂》流行曲演唱會自張學友便紅了起來,這麼多年來算是越來越公式化。本人親身看《港樂》流行曲演唱會的經驗不多,其他大都是聽錄音。最幸運的是聽了林憶蓮那一次現場,通透有力的聲音,叫人陶醉,她背後也有人,而且更是收放自如。而錄音的版本,印象最深刻的是林子祥,他的唱法最「放」,最雄壯,唱《數子人生》滲入了《威廉‧泰爾》間場,十分合適,而且唱來雄亮有力,背後團隊強大,跟管弦樂團相當配合。

而這一次,則有很多畫蛇添足的感覺,首先是電子樂隊與管弦樂相衝的感覺,不太搭調。選曲在「管弦樂化」後也未見有新火化。兩位歌者太斯文,不夠「natural high」,帶動不了場內氣氛,反而是間場的 Joey Tang 和 Patrick 的演唱和二胡表演最搶眼,是主辦怕兩位不夠能力,所以加這麼多「甜頭」嗎?這還不如回歸原本,做好港樂的原意:以流行曲與管弦樂拼新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