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電子書的未來 – 老貓學數位 Plus

近年電子書吹得大熱,人人談論未來,電子書會否取代紙本?出版業會否消失?未來讀書這回事會變成怎樣?作者又如何面對?資深編輯老貓在這本《老貓學數位 Plus》提出他的一些見解。

要深入地討論問題,我們得先反問自己,閱讀書藉本來是為了甚麼呢?書作為一個載體,其承載著的是甚麼?有工具類的字典、百科、地圖,有創作類小說詩畫、有知識類的科普評論等等,內容包山包海。我們讀這些書,又有不同的目的,獲取資訊、學習技能、欣賞創作、思考問題…… 而電腦時代帶來的衝擊,正正是我們可以不用書來達成這些目的。

例如在線上查字典、百科,就一定比翻書方便得多。去旅行前,查看 Google Map 就比只是看紙本地圖更容易。一些更互動更即時的資訊,用電腦用網絡表達,會更方便更有用。但另一方面,看一本萬言小說,看紙本小說就比較適合了。我們在這裏便要再進一步尋問,為什麼那樣會比較適合比較好?電子與紙本分別在哪?他們如何影響到我們的使用習慣?

電腦功能多多,我們在使用電腦時,會顯得不安份,追求快速遊覽資訊,鍵盤滑鼠輸入使我們容易投入其中。讀紙本書則要求我們專心一致,細讀慢讀,我們全神貫注,身心眼手都得用在書上。這是 情報狂與美食家 的分別,工具功能不同,影響到我們的使用習慣。

在了解這些之後,對那些有關電子書的問題就有些眉目了。電子書不會完全取代紙本,因為有些紙本功能,不能用閱讀器取代。出版業不會消失,但會分解重組,例如做字典書的,變成做線上字典服務。傳統出版社由處理排版印書,變成製作電子書、處理轉檔格式等工作。由於出版成本低廉,作者數量會增多,編輯工作重心會由讀者移向作者,幫助作者校對、提意見、甚至策劃內容方向。沒有了實體書店書架,書的數量又增多,沒有出傳統版通路篩選效應,讀者更需要一種方法去甄別甚麼書該看,這可靠網站評價、演算法、選書人推介。編輯要認識這些新作法,以助作者摸清市場,幫助推廣。

當然還有版權的問題,這傳統出版社最關心。他們要將過去的版權處理,帶到電子書去,發明種種不同的 DRM 技術,限製複製,甚至使用的方式。但電子世界,複製是根本,硬去限制,不設實際。老貓認為,應該建立 以自由複製為動力的數位出版業 。在合法與非法之間,還是有人會支持合法付費的,問題是這個比例有幾多?如何提升?是諸多限制,還是動之以情?

(此書的大部份文章,其實可以在 內容推進實驗室 讀到,此書也曾推出電子書版本,不過誠如書中所言,紙本閱讀體驗,能讓你可以慢慢細味文章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