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an 說故事又怎會失手呢?正因如此,他偏好說一些複雜的故事,故事中必有曲折,必有陰謀,必有層次交疊,然後他就會展示那說故事的奇技,將不同片段交接、組合、拼湊、推進,將故事娓娓道來。故事格局越是宏大,看來越合他的胃口。觀眾理所當然地又再拜服這講故佬的厲害,而且還是講到宇宙尺度的大故事呢!然而,在一場精彩表演後,我們要問問自己感受到甚麼?甚麼是最深刻的?在我看來,Nolan 仍是對所想說的主題沒能掘到最深處,《Inception》如是、《Interstellar》亦如是。
看似我要罵這齣戲前,先說一點:這齣戲仍是上好的作品,技巧上執行上也是漂亮的,尤其對於科幻迷來說更是不可錯過的作品,裏面的太空科技表現得很真實,也有一定理論根據,個別情景也令人深思。只是這整個戲軌有點問題,而這問題似乎是 Nolan 仍未能擺脫的一些老問題。
[Spoiler alert]
故事格局雖大到人類命運,但其中關鍵卻在父女間的感情連繫,這是故事的大穚。也就是將所謂「愛能誇時空」這種浪漫,變成有科學根據的力量 (以重力波作媒)。要將這種由心出發,引至現實上的命運改變,通常需要一種未知力量的幫助。這未知力量,小則會給你一點小運氣順利過關,大則會徹底剖開主角的心,使他真能認清某種真相和道理。(如《2001太空漫遊》的黑板) 在戲中,這個未知力量「他們」就設置了蟲洞,並在黑洞內設置三維空間,讓父女通話,除此之外就沒有了。人類為何能得救?是做了甚麼努力?又或是重拾某些價值嗎?「愛能誇時空」這麼偉大的命題,竟顯示得像破解某些智力偵探遊戲的結果,而沒有主角相關的體驗或領悟,甚至只是弱化到成為一句配角對白,難免使這命題變得蒼白無力、兒戲。所以電影故事宏大,感覺卻不偉大。
在評《Inception》時我也說過,即使穚段多曲折,植念改變人心的工作卻像一場低級騙局,而沒有更深刻的體驗支持。感覺出來就是為了執行那段好玩的穚段,而搞了一大場,卻忘了根本。
電影說到更高次元的存在,其實是人類自己本身,所以有曰這電影其實要說的是「人定勝天」。但這角度也見不足,人類已面臨滅絕,面對地球環境也是無力挽回,被「天意」所節節退敗,我們因此缺乏了探險精神,甚至否定過去 (登月不存在)。我們為了生存發出太空船這努力,原來也是一種騙局 (plan A/plan B,一如《The Dark Knight》的結尾),因為我們沒能高貴到為下一代犧牲。甚至到了資源緊拙的太空,我們還是要鬧出自己人打自己的悲劇。這無疑是導演一再否定人性能使我們免於滅亡,即使是生死存亡之時。我們在全人類情緒士氣陷入最低潮之時,竟能得救,靠的是上面說的「愛」的智力遊戲,實在很難說得上有甚麼「人定勝天」的自信。
當身為觀眾的我們,不能為這旅程拉上一種能引起共鳴的因果關係 (例如因為我們重拾探險精神所以得救),或說從中領略得到甚麼,便很難對故事有深刻的感受。
對我來說,電影最令人動容的,反而是導演沒太著墨的時間膨脹效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個在太空船待了二十三年的人心境會是怎樣?那種孤獨如何承受?導演沒有說。最感動的還是靠影帝從任務回來看片那刻的演技大爆發,看著孩子長大有了孫兒,卻又漸失去生存自信。
Do not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坐以待斃,臨死也不要放棄。這當然是值得表揚的精神,但你可感到宇航員的不屈不撓的人性光輝?還是被那些「高明」的穚段,搞得有點不清不楚?
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