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兒腦開竅手冊

welcome-to-your-child-s-brain

這書的主旨在於:孩子像蒲公英,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茁壯成長,而父母只要「夠好」就足夠,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稍稍引導就可以了。言下之意就是覺得現代父母對教養小孩一事上過份緊張,不過老實說「天生天養」實在知易行難,這書從腦神經科學去看兒腦不同方面的發展:階段成長、五感、玩樂、性情、學習等等,有了科學研究背書,做決定更有把握。作者綜合多年來的研究互相對照,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結論。除了「硬」的腦科學理論模型,還有「軟」的實用訣竅和破除謬誤。書的內容很豐富,以下是一些有趣的點:

  • 兒腦會在眾多神經元之間製造大量連結,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逐步修剪,所以兒腦所花的熱量比成人高。這些修剪動作,嬰兒會自然去做,不用特別訓練,只要有給他正常互動的環境即可,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互動就可以了。
  • 先天與後天是兒童發展的爭論點之一,換個科學說法就是基因與環境。但許多時候這都不是簡單的二分答案,因為基因與環境會互動。基因發展出一套打造腦袋的程式,但之後腦對外界起反應,自我調整,使人類有能耐在各種環境生存。環境影響基因的一例就是消化牛乳的能力。我們的飲食習慣,如烹調方法、消化能力等等亦影響我們攝取各食物和酒精的基因。因此我們看研究時,就得相當細心看控制組的有效性,會不會換一個環境結果完全不同。
  • 有很多人都歌頌腦部可塑性,這想法激勵人心之處在於原來我們總是能學習和成長。不過本書提醒這可塑性始終都是有極限的,在我們成長的階段裏有一敏感期,正是打造腦內線路的時期,若果又重新再塑造代價就太高了,所以有些我們在成長階段造好的線路並不能輕易重塑。
  • 看評估差異報告必需注意效應值,例如說女孩平均而言比較可能聽見較輕微的聲音,但其效應值很低,以至你不能用聽力就能辨別出可能性別。男女的差異中效應值較大的項目是身高、對玩具的偏好(槍或洋娃娃)、肢體活動、攻擊性。這些效應值夠大的項目,其先天成份可能比較高。當然一如上述,後天的環境因素還是會有影響。至於效應值很小的項目,例如以公平還是交情做決定、解讀情緒的能力、冒險的可能性等等,這些我們常落入男女之別的定型項目,其實一般都很容易因環境經驗不同的而變。
  • 我們本能愛甜不愛苦,是有演化上的熱量需要和避開有毒物。寶寶自母胎便已發展其食物偏好。不過由於腦部的可塑性,我們是可以改變這些對食物的偏好,例如愛吃帶有苦味的菜。教小孩多吃菜的好方法,是混合新舊口味。
  • 自制力比起智商,更能準確預測未來的學業成績。能夠有自制力,就有較好的專注和持久力。而好好管制自己的行為,對人際關係也很重要,他們會較少生氣、害怕或不自在,也能顯示較高的同理心。因為同理心本身就要壓抑自我,而以他人的角度去想和感受事情。訓練小孩自制力的好方法,是玩角色扮演遊戲。
  • 玩遊戲是學習的方式之一,這在很多動物身上都有,可見有演化上的意義。遊戲很有可能為現實生活在預演,容許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冒險,發展身心,也能得知自己的喜好。對於現代的電子娛樂,向有兩派說法:一是容易分心沒耐性,一是訓練多重任務。先說打電玩,其實可以改善從上往下注意力系統的效率,但卻非所有遊戲都有效,有效的是動作遊戲,就偏偏是父母最痛恨的如暴力 FPS 打怪打壞人的遊戲,其他遊戲如俄羅斯方塊並無此效。至於現在我們上網用電腦,並沒有多重任務這回事,腦其實同一時間只能處理一件事而已,勉強多工,只是不停地在轉換情景而已,當中有轉換成本。另外,在孩子兩歲以前電子娛樂完全沒有益處,而且顯然有害。
  • 「嬰兒像白紙」的想法是錯的,剛出生的小孩已經有不同的性情,包括活動力、注意力,以及多容易感覺害怕、生氣、挫折、快樂。當然跟其他特質一樣,這也會受後天影響例如教養方法、所在社區、遇到的人等等。小孩越大越像父母的原因是他們越有能力選擇可發揮個人本質的環境。至於小孩在家中的排名並不影響其個性,雖然有很多討論此主題的研究,但大部份都犯上人口統計的錯,例如多小孩的家庭家境通常不太好,父母教育水平較低。
  • 嬰兒會對人形生成了依戀,在性質上分為安全依戀型、矛盾不安全依戀型、廻避型不安全依戀型、無組織依戀型。長期研究發現安全依戀型的孩子童年後有較強的社交能力、自制力。而父母溫暖與機敏的養育方式,加上大量身體接觸,能促進安全依戀。
  • 改善學習記憶力的方法早有研究,方法包括間隔訓練、自我測試(但不能是複選題)和混合學習(例如連續看十個不同類型題目,或改變讀書時段與地點)。
  • 父母不應讚美孩子的資質,而讚美他們的努力,鼓勵孩子以建設性態度面對失敗。也就是不要說「你好聰明!很有天分!」而是說「你很努力!」「你這方法很好!」這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非仰賴天生特質。(書架中一本待讀的《Mindset》說的是這主題)。
  • 有關學習音樂與孩子的注意力、運動能力、視覺能力等等研究有很多,但問題是都只是呈相關性,而非因果,例如說能學音樂的孩子本身家境就不錯。有一項研究特意消除這些變數,得出孩子學音樂智力會稍高於對照組,但效應值不高。而學習戲劇則顯示出最大益處是社會適應性增強。而坊間流傳的所謂「莫札特效應」其實並不存在,原本實驗根本只是針對大學生而做,而後續有研究者想重現實驗結果也不是次次成功。
  • 自閉症基因沒有給演化幹掉,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有此需要,例如自閉症者通常對細節很在行,可以超級專注地做事。而事實上科技領域,有較高比例泛自閉症者。至於坊間去之不掉的 MMR 疫苗形成自閉症的流言,事實上到現在還是找不到相關性,而當初發表的研究者也因被揭發貪污而被除牌。
  • 再一次,相關不等於因果,這在流行病學上是尤其要小心的,風險因子可能是藏在另外沒有給測出的環境中,或動態地走來走去。現在研究很多,但還是得要小心看研究方法,又或其他類似研究對照,我們才能形成較實在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