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好音樂的科學

這是一本音樂科普書,由科學原理開始說音樂,空氣震動造成聲響,重覆震動模式造成一個音,不同頻率造成不同的音,有些音同奏起來是和諧的,然後這組音又會隨頻率而重覆出現(泛音)。由舉世皆然的五聲音階,到現在七個音的各大調小調等等,現在都以統一的十二平均律來方便計算和設計樂器。作者以輕鬆,盡量不出現複雜五線譜的情況下,去解釋這些音樂原理,算是很易懂易明。通常我們學習音樂,都是由實戰開始,因為我們人類天生就很能懂得聽歌唱歌,而後一路學下去才會懂得一些音樂理論,但即使如此也未必會談到物理層面。這書以這基本科學原理去談,應該能使讀者有一個較完滿的圖象。

當中也不乏談到一些歷史故事,例如你我現在聽的古典音樂,很可能都不是原作者所想表現的那些音,原因是因為當時音調並無標準,國家之間對於例如A3的音,是不像現在都已定在很精確的110Hz,可能是聽上去近似就可以了,而且對於樂隊而言,只要依靠某個樂器(例如比較穩定的管樂)來調音就可以了,而這個參考樂器的製造,也可能因為不同手工製程而出現不同的音。

事實上,音樂是在任何頻率來起音都可以的,只要音階比例對,能產生和諧就可以了。因此,我們現在常常會說你有沒有絕對音感,也就是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唱出例如110Hz的A3,其實是在音調標準化後,人們習得的一種技能。當然沒有絕對音感也是可以唱很好的歌的,不過要夾樂隊兼你要清唱第一粒時,就要叫樂隊給你一個參考音/和弦。(也有Acapella會自備音叉)

有關音量的標準,我們現在普遍是用分貝,量度的是聲音的振幅(amplitude),但其實與我們的體感響度(perceived loudness)並不一樣,簡單來說我們對不同頻率有不同的音量感覺,但畢竟歷史發展下來是比較多使用分貝了。之後有人發展了比輕符合我們體驗的 Phone 和 Sone 來表示音量,但就比較少人認識了。

書前半的介紹很基本,但介紹其間又有點歷史,讀起來還可以。去到後面說到調性、平均律、調音等等更加技巧性的主題時,便差了一點,可能是這些技術主題比較難生動說明,也可能是盡量為了解釋清楚,而放棄某些內容以免過長。但我覺得這些音樂系統的發展史其實比較有趣,誰想到現在通用的十二平均律,是由中國先發明?當然歷史是一個黑洞,完全可以由此展開任何方向的主題(地理、文化、工具等等),是要小心取捨沒錯。

早前看到這書出了第二集,有有關音樂與心理學、社會學的知識,看起來才是我比較有興趣的主題?(這是坑嗎?)

    Mentions

  • 💬 2018開卷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