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算是作者比較普及化的系列之始(之後書系都是「以X為Y」),以健康養生為主,這本談的是傷寒論,但字裏行間都仍見作者對於中醫發展走向的意見。一如以往主要理論都是由《氣的樂章》而來,這書也沒有為他的共振論作太詳細的說明,集中說傷寒的一面,如何可以在脈象裏有所發現,並藥方如桂枝湯如何對應。
在此作者也有將傷寒再作定義上的拓展,定義慢性傷寒病,其主因是濕,依他理論就是酸水在體內積累成為細菌藏身之處,平日沒事沒幹,但身體一旦有虛弱而調動血氣,就會走出來搞事,於是小病就變成大病。在脈波上看到不穩定之處,就是風。而經過諧波分析的脈波,就能對應到風在何處。常見的模式就是有病時走身外的血氣轉往內走穩定核心心肺功能。因為濕能積累,所以是慢性,而作者認為低頭族頸椎不正,很易積濕。
另一種作者稱為外傷雜病,成因可能是多年以前的外傷,連事主本身都忘了,卻在後來成為病發之因。這是他在臨床脈診的經驗,在脈診儀器作詳細分析後,是能夠將身體細分到二十二個區域,然後能指出是那個區域出事,有時候就是外傷之處。
他認為中醫由本來可以如此精確定位的脈診,至後來已經失傳,簡化成五行,甚至是二分化的寒底熱底,這是一大倒退,而我們應當重新掌握這定位技術,以脈為師。重要之處是可治未病,也就是病沒有發出來時,已經有所察覺,並以簡單的拍打、按摩、推拿、針灸等等,就能夠對應。
他亦談到氣功,他主張是由身體自然調和的 (也是要練的,就是靜座放空思想),而不刻意去練甚麼的,因為往往走火入魔的人就是誤將血氣平衡偏向一面(如外身),覺得自己厲害,但長遠來說並不好。
繼續讀他的書因為仍然好奇這理論會發展得如何,之後的書(未讀)也見他兒子開始接手,算是有所繼承吧。
相關筆記:
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