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好音樂的科學2

渚薰說:「歌曲真好,歌曲令人快樂。它是Lilin創造文化的精髓。」音樂的確是人類獨有的東西,但也不一定是快樂,可悲可怒可哀,它一方面紓發了我們的情緒,也令生活添上很多感情。作者上一本說談 How,這一本書談 Why,是更深層的問題,因為會問到各種跨學科的題目,諸如心理學、大腦科學、藝術、文學等等。這裏不是談嚴謹的大理論,而是點點滴滴的科學研究和發現、趣聞軼事,作者通過很多生活例子來說明音樂的學問,易讀易入口。

有一些是基本的討論:為何大調聽起來比較快樂,小調較悲傷?用和弦角度,小調就是沒有那麼協調的,容易引發悲傷,就正如我們難過時說話語調會較低沉和不協調一樣。不過這只是一般而言,事實上人的情感複雜多變,反映在音樂上也可以有快樂的小調或悲傷的大調歌曲。另外還可以外加不同條件令歌曲在不同情景下變得感覺不同,經典例子是老一輩香港人聽了會覺得很慘的《沉思曲》,因為常用在黑白粵語長片中的凄涼情節,在外國人耳中就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還會覺得很輕快呢。

音樂的特性是她不是隨意的音拼在一起,而是有一定的規則,有一定的模式。人喜歡辨認模式,我們可能在模式中找到共通之處而進一步作處理,可能是分類,可能是找到通則,都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音樂的模式還會重重覆覆,這可預測性使我們感到安心,所以小朋友對於重覆的事物樂此不疲,能找到熟識的東西給他們安全感。正如現在家中正不斷重播《The Sound of Music》,小女常常嚷著要看,也不會悶。記得有研究說,相對於近年剪接快速的影片,那些相對鏡頭穩定、那看到整個場景的影片,小朋友會比較看到懂,所以推論是舊片對小朋友而言比較好?

不過重覆又會悶,所以喜愛有點變化,稍稍偏離原有軌道的變化,讓人覺得有趣。於是由此發展出不同技巧去改變原本的模式,甚至發展出一門新的類型,例如爵士就講求即興和創新,特地不對拍子、延長、變音等等。不同類型又再帶給我們不同感覺。我們現在有相當多的音樂類型,不過我們也漸漸有了既定形象,例如複雜和思考性的是古典爵士、反叛的是搖滾重金等等。有人會說音樂好像在流行樂之後沒有甚麼新東西了,現在只是不斷地復古循環,十二平均律一統天下後變化已差不多盡頭。也有人說音樂是回應時代的,所以當世界大戰時會有民謠說道理、搖滾反政府,現在進入相對和平的年代,流行曲便稱霸,可能時勢再變,又會變化新東西出來。

音樂獨特之處在其本身可對應我們的情緒,在歌詞、情景變化之下又多了文化意義,對應到我們的理智。個人對於音樂的口味,大概於青年時期成形,是身份建構的時間,聽什麼歌可以將自己與其他人或取認同或分別開來。不過對我來說,自己青年時其的音樂選擇其實又不算太多,都是電視電台流行曲而已,這接連令到某電視台的《流行經典XX年》對我來說很「中」,但我反過來想又不過是集體回憶毒而已。

而因為跟據上述所說音樂類型分析,所以心理學家可以靠例如你十首喜歡的歌,來得出你是個內向外向、什麼背景、年紀多大、政治取向等等估算。不用說現在各音樂平台就是拼命地用AI做這些數據分析,然後再推介你聽什麼。不過也有一個說法是,大概三四十歲後,就不會太聽新歌了,都是翻聽舊歌為主。作者有分享他自己是如何拓展音樂口味,其實在於敢於嘗試,以及有想要嘗試的意願。

因為音樂對我們的行為有影響,所以老早就被資本家那來用。實驗見到播法國歌曲時,法國紅酒分外好賣。商場會播輕鬆愉快的歌來使顧客放鬆心情。電影導演會用音樂來加強劇情的情緒渲染。政治家也會用音樂來感染人民,毛澤東搞樣板戲來政治宣傳甚至洗腦。本來,音樂就是很能用來凝聚人心,部落時代已有歌曲和跳舞,讓我們能夠形成群體,再互相合作。這也可能是為何音樂是人類獨有,因為大規模群體合作也是人類所獨有。

    Mentions

  • 💬 2019開卷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