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行為、動機、情緒

早前聽網台節目,講到遊戲治療,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中的運作原則是:父母做一面鏡子,遊戲過程任由小朋友自行發揮,父母在小朋友身邊描述行為、動機、情緒。在過程中不可以提問,也不可以「幫忙」,但可以順著孩子的安排去做。當然女兒還未夠大,現在不是笑就是扭計哭,對訓話也毫不在意(但搞破壞的能力越來越高),也未必要出動到遊戲治療。但覺得懂得反照孩子的情緒,會在日後有幫助。

老實說,這「行為、動機、情緒」三式其實連用在自己身上都不容易,能夠在忙亂的生活當中,適時地跳出來自己反照自己在做甚麼、為什麼、覺得怎樣,是需要練習的肌肉。回看自己的童年時代,也是沒有這些練習的,如果說情緒或甚麼的,大概是從電視劇之類的流行文化學得最多,學校有一些,父母就差不多沒有。

聽過節目,試在與小女互動時多作三式反照,結果當然是困難,首先是要習慣,其次是要有適當的用詞去描述,有時根本就是語塞。然後有時根本忘記初衷,變成指正行為,或者無端變成講道理。再加上現在可能還太早,跟她說完後,她就笑騎騎走開,也不知她領略多少。

她聽不懂的話也正好,讓我們多一點時間練習做一塊鏡。

回應

Mentions

  • 茶煲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