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東西的故事》,這個你我早已知

《東西的故事》原來是網上熱播有關環保議題的影片,這書就是由影片而來,將一件東西由原材料、生產、配送、銷售、購買到丟棄的歷程娓娓道來,說說這當中有何問題,問題之嚴重性,解決方向和我們可做的事。

書裏談的東西,其實你我都聽過。過度開採,壓榨工人,製作加毒,污染移到他國,運送零件的碳足跡,銷售包裝的浪費,產品設計但求即用即棄,垃圾處理之不當等等等等。《東西的故事》將大圖畫串連之後,我們看到這不是單單解決一兩個問題就可以,那關是乎整個系統,社會結構、生活形態、價值觀等等全都有關。然後,就得直問我的核心價值,是否有錯了?

資本主義社會,普遍擁抱市場,追求經濟成長,認為能提高生活水平,使我們活得快樂。然後每個國家都追求GDP,人民的生活可能富裕了,但卻沒有更快樂,工作時間長,關係疏離,又易生病。這也就是說,我們用以量度社會進步的指標錯了。但我們都好像忘了初衷,只在盲目追求經濟成長。

碰到核心問題當然會惹毛人,所以不難見到反對《東西的故事》者,認為作者反資本主義,反市場,甚至反美國。不過作者說,她不反對市場和消費,但要明白這些機制本身是為了做甚麼,對整個系統有何影響,有沒有失衡。

我們是何時開始以為買東西可以使我們更快樂?在工業革命之前,我們物資較稀少,自然比較珍惜。機器增加了我們開採的效率,然後我們便貪婪地開採所有能開採的。開探過剩,所以生產過剩,那怎麼算?增加消費吧,加點人工,賣點廣告,讓人們以為買東西會很快樂,然後越買越多。我們也自己騙自己,這的確是比較快樂吧。這當中我們其實沒有甚麼意志可言,不過是環境和科技變革下的反應彈。

這就是為甚麼一些科技樂觀者的願景,始終沒有實現。他們期望機器幫人類做那些重複勞動工作,人們就可以有更多時間做其他東西,例如多點休息和家人相聚,或發揮創意。現實是生產效率高了,我們竟然決定生產更多。我們甚至本末倒置,為了用更平的方法生產更多,不去研發新機器,就只是增加人手,將人工壓低,或將工作移到人力成本較平的國家,成就了血汗工廠。

然後我們進入惡性循環,長時間工作壓力大又苦悶,回家很累看電視廣告,買廣告賣的產品想令自己開心,但又開心不了多少,唯有繼續工作,繼續看廣告,繼續買東西,丟東西。這不是甚麼天大秘密,你你我我日日都營營役役,受廣告轟炸然後消費,只是我們都習慣了。

所以當作者告訴大家,這產品有問題,那產品有毒,一般人的反應是:天!那我該買甚麼才好!但問題不是買甚麼,而是檢討我們的價值取向,我們的生活形態,我們的社區,我們的社會公義。我們不能只作社會機器的齒輪,而是主動發聲行動,讓我們的意志回饋到機器,才能改進整個系統。我們可能會覺得問題這麼大,深入系統每個角落,如何改變?但也可以反過來說,正因問題在每個角落,我們有很多的切入點。

我們每拿一個物件,都要可以回想一下東西的故事,知道所有事情都是彼此互連的,就能從更完整的角度看問題。而我們自身,也是這個大故事裏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