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 NEW IQ 是銷書用字,指是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據我理解,工作記憶並不是某種大腦儲存位置,而是一整個有意識地處理資訊的能力,當中會包括操控短期、長期記憶,找出有用資料、去除雜訊等等,書中用指揮家作比喻是比較易理解的,不過似乎一整個研究領域都已慣用此字了。跟據書中的一些測驗,我自己感覺作者說的工作記憶是在同一時期可以記憶幾項東西,並予以運用的能力,明顯例子是心算如 19×24,你要記著中間結果並逐步處理。
本書的模式是:說工作記憶的某種特點,然後引用研究。對我來說,因為工作記憶看起來是非常根本的東西,所以理所當然地會跟很多東西都有關,而有好的工作記憶也自自然然會令我們做事做得更好。不過有時科學就是這樣,要將一些阿媽係女人的道理都得加以証明。正因如此,本書讀起上來也不算是因為覺得社會缺乏對工作記憶的重視而寫,而是作者的研究集合,如《快思慢想》般。本書有推廣作者開發工具的成份,就是那些學童使用了後成績高了很多的軟件,不過幅篇不算多。
有關工作記憶的比較特別的描述,是有時候我們是要特別不去用工作記憶,例如學運動動作的時候,讓學員親身一試,讓他們身體記住,好過先用理論解釋。而工作記憶有時也會被誤用,例如當我們對某事物成癮時,大腦會召換工作記憶去存取過往的報償感覺,使慾望更強烈。
作者提到一些高工作記憶能力會使用的技巧。解碼法:因應工作記憶位置有限,所以應用一些能逐步記到答案的方法,中間要處理的數字減到最少。拔靴法:用場連接以記住一些沒關連的資料。模組法:將事物分解到小份,每次處理小份,也要分層級處理。用寫程式技巧來說就是 composing method 用來處理 level of abstraction。而用結果倒推步驟,則像 Test Driven Developement 先寫結果再推出程式建構。
對於增進工作記憶的建議,正因為工作記憶是如此根本,所以很多傳統智慧已有,如多練基本功、充足睡眠、吃健康食物、做運動、減少雜物、看看大自然等等。當中有些比較特別的:週期性斷食、赤足跑步、自然運動(MovNat)。在環境上,設計交通、工作、居所等,若以工作記憶為原則,則應盡量減少雜訊,讓人有獨處空間等等。在觀念上,退休不做事對工作記憶有損,可以考慮退而不休的生活。
至於對於網絡世代的忠告?作者覺得使用 facebook 是能增進工作記憶的,因為你要在不同情景跳來跳去。當然不要成癮,也不要在睡前使用,因為好的工作記憶需要好的睡眠質素。至於有關對專注力的影響,好的工作記憶是應該能讓你去除雜訊雜念,這方面可以做一些冥想練習。
有一章特別談到工作記憶的古今,猜想原始人在工作記憶之助下,如何發展到我們現在,放在這脈絡下別有詩意。至於未來,工作記憶當然也繼續會有重要位置,因為它是如此根本。我們或許要問的是,工作記憶在這時代有否/會否被忽視?這種忽視有否對我們構成危險?我們正向那個方向走?不過看來這些問題已超出本書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