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夢想正能量 – 那一天我們會飛

she-remembers-he-forgets

近年多了校園片,而且多講那些年那一天,講的不單是少男少女情懷,還想看看時代變遷和甚麼是成長。《那一天我們會飛》明顯想講夢想,但似乎與時代沒有關係,也與故事只差一點點的劇情沒有關係。她有細心去經營故事,有照顧細節位,但整體串不起來,結果成就一個空中樓閣式的夢想正能量,誤打誤撞反映出香港的鬱悶。

講錯摸的戲有不少,差一點微不足道的改變,引至往後的結果完全不一樣,也通常這麼就完了,說的道理不過就是蝴蝶效應,人生充滿選擇,但又冥冥之中。這故事卻想承載一個更大的主題,談夢想,說說學生們的夢想,學校如何講實用主義,成長後的現實又怎樣,香港是如何一個「不是做夢的地方」。戲試在錯摸劇情與夢想之間建立的連接點是蘇博文,一個夢想成為飛機師的人。戲試做的邏輯是這樣的:被現實磨蝕的主角們,層層地發現蘇博文往事,得到啟悟,知道人生仍然有夢。問題當然是,這個邏輯並沒有被串得通,蘇博文「原來」愛著余鳯芝,差一點我們會飛,是更宿命論的,多於對信念的肯定。

講舊時,當然不免懷舊,唱郭富城看龍珠。當戲中對白出現「偉達移民去美州」這些《今天應該很高興》的歌詞時,我心諳是想說九七嗎?九七與夢想的關係如何?是否九七前有更大的做夢空間?戲中所見,現實磨蝕夢想其實在九七前後都有,也沒有比較當中程度。最多只能說,香港社會的現實主義,並沒有變。

看著片尾開心放飛機,寓意夢想之飛翔,唱著「仍然要相信,這裡會有想像」但絲毫沒有這感覺,是有點恐怖的。還是說這才是真正用意?(沒完沒了無限lo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