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其前作最精彩的部份,正正是有關使用大數據的私隱面向,這書則完全有關於此,而範圍不僅於大數據。在記錄和儲存的成本急速下降下,記住所有東西成為新的預設,變成不再「遺忘」。作者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不僅僅只是企業政府對我們的私隱虎視眈眈的問題,還會改變我們的人性。
書中的現實例子有例如一女教師拍了一張舉杯照,標注了「醉海盜」,就令她失去工作。有一教授在多年前的研究中坦誠過自己用過迷幻藥,多年來出入美加都相安無事,但最近卻被海關扣查,只是因為他們網上搜到他的過往。作者自己則舉一個假想例子,如電郵中本身已和好如初的朋友,卻會因為現在電郵並不忘記,而令當事人再回憶起不必要的往事,帶來情感傷害。我想起令一個例子就是《Design for Real Life》的作者Eric Meyer年前痛失愛女,facebook 自作聰明的「當年今日」功能只能令他徒添傷感。
當資料越不能被遺忘,會令我們產生時間上的認知問題,以上例子都是應當可以遺忘的事,卻突然不識時機地彈出來。相對於一個正常懂得忘記的大腦,有一些不能忘記事情的腦疾病患者,不僅未覺得有記性是好事,而是覺得每秒每刻被不同的新舊資訊所衝擊,沒有空間去想事情。大腦的遺忘機制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使我們能夠專注於重要的事,過濾走不相關的,這樣我們才可能想像未來,作出計劃。
另一個副作用,是圓形監獄,當知道會被記錄所有東西的時候,人會自然而然地自我審查了,並活在壓力當中。一錯就成永遠,永不能翻身。作者認為,這會限制人們的創意。而更複雜的是,人們在圓形監獄裏的權力關係,被監視者與監視者的權力並不對等,而且會越來越不對等,形成剝削。
面對權力問題,作者分析現在所提出種種可能解方,並其優缺點:個人的數位禁慾、法則上的私隱權利、技術上的私隱DRM。而面對時間問題,則有個人的認知調整、法規的數位生態和技術上全面脈絡化。在此時間面向的幾個可能解方都較為科幻,例如寄望人類進化成習慣不遺忘的生活,這可不是簡單在這個世代就能做到的事。或可以全面為資料提供回其背景脈絡以免用,當中難處是脈絡太龐大,而且資料就算記錄得多好,也只能是真實的子集,完全記錄並不可行。
這其中討論到一點是以「互惠透明」來達到資料的權力平衡,類似概念令我想起 Jaron Lanier 在《Who owns the future》提到的以微交易銷售個資,那大企業就得真的出錢才能抓取用戶資料,而不是任意儲存。這當然也並不容易,需要技術上成熟。
本書作者認為一個較簡單可行的方法是設定資料到期日,就如食物有到期日一樣,我們應當可以設定我們的資料可以用的期限,在此期限後就資料就必需銷毀。使用上用家有一個手續,去設定這些日子,設計可以是盡量簡單的問答。這樣就為我們從新引入「遺忘」機制,可以解一部份作者所描繪的權力或時間問題。在技術上我們就是多存一組過期日子,然後自動化鎖毀程序即可。這當然也可以設定較複雜的使用情景,例如在某情況下容許多存久一點時間,或完全限制不可取存等等。
我們仍然很想記得越多越好,「被遺忘權」的提出提醒我們,科技是我們的延伸,外部記憶的不朽其實直接景響我們自己本身如何看事情,從而影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而作為一個不遺忘的社會,我們會不會給予人們重新再來的機會?這些問題都超越了私隱面向,不是單單讓不讓人知道的問題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