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販賣懷疑的人

這本書是怎樣都會令人看到咬牙切齒的。環保人士對於那些反對者漠視證據、販賣懷疑,製造出事情未有定案,科學界仍在爭議的假像,影響大眾以至政府決策者對於事情的觀感,原來竟然只是來來去去那一少撮人,必定感到氣憤不平。而反過來那些經濟右派、傳統基金、智庫,也必對於書中所寫的種種指責有所不滿,他們覺得自己的懷疑是合理的,甚至乎為免政府走向專制,他們必需捍衛自由市場與資本主義,否則就是社會嚴重倒退;更何況他們總找到一些說法,說石油仍然夠用、暖化並不會太暖等,根本可以對於那些環保證據視而不見,繼續三不五時在已掌握傳媒管道發表意見就好。

本書以求真方式翻盡歷史文獻、記錄(檔案法何其重要!),去追查這一班逢有環保議題必反的人士,究竟是何方神聖,議題一路由煙草、導彈防禦、酸雨、臭氧穿洞、全球暖化,都有他們,而且都只是某幾個關鍵人物。他們大都有精英背景,是二戰時期的物理學家,製作過核武有功,戰後成為政府在科學政策上的諮詢要員,而他們也往往是某某智庫、基金會的科學顧問,這些組織背後資金也往往來自例如煙草商。他們總是說科學對於某問題還未有答案,當中仍有不確定的地方,質疑科學家都高估影響,並以不動作做為政策建議;又或者說,要改正成本太大得不償失,應觀望科技發展更平的解方等等。

科學就是會有不確定的地方,但只要有足夠數據我們就可以行動,並不需甚麼等齊結果。再進一步講,科學通常會為某事物或現象提供模型,這模型會反映事情的運作原理,並能做出預測。模型是必然會省略和簡化才會有用,否則例如輸入太多,反而模糊了焦點,結果沒有代表性。如果每事抓著所謂科學現在還有不確定的地方而不行動,影響可能更嚴重。

本書嚴正地指出,有關科學討論,並不應存在甚麼平衡報導,只應該根據科學證據來呈現。傳媒習慣了會做平衡報導,例如政治意見便該讓兩方都有發表意見的同等時間,於是也如此對應科學議題,覺得既然呈現了例如暖化證據,便該讓反對者也發發聲,問題是這些反對者往往只是提出質疑,或說出不符事實的說法,自己往往又不是該議題的專家(很多都只是物理學家),也提不出有力的反證。在此平衡報導的問題,是做成爭議假像,原本例如 IPCC 報告已由全球科學家背書,還可以做成好像未有結論的樣子。更嚴重的是,基於新聞碎片化,我們看到的通常不是對話,只是各自說話而已。

科學家們對於些懷疑商人的並不是沒有回應的,他們往往都有逐一反駁,但問題是沒有人登,結果往往只是登在學術期刊上,這些一般大眾不會看到的地方。而懷疑商人呢?他們繼續在大眾媒體上自說自話。

作者追查這些懷疑商人,如上述他們都有冷戰背景,對政策有影響力,也對傳媒有影響力,所以可以自己一路並不發表任何相關研究,卻對這些環保議題佔有公眾話語權。用廣東話講,是「老屎忽」。作者亦查出,他們很多都是間接受薪於某某商業組織,其本身職責就是要進行質疑戰、打模糊仗。但畢竟都是科學家,怎可以漠視證據?作者試圖說明他們的心態,就是害怕共產,覺得管制會使國家發展成中央管控、權力集中。在經歷冷戰時期後,現在就主要對於環保事業進行質疑攻擊。所以說,他們很可能是「真心膠」。

再進一步探討心理,為何相信放任自由與資本主義就可以修正環保問題?背後很可能有一科技主義,相信科技既然一直以來進步,帶給我們生活上的改善。而要保住科技的創新,必要有自由市場讓意念競爭,讓市場解決問題就好。先不討論羅素火雞問題,作者指出,過往重大科技之創新,往往是由政府軍方資助(電腦、互聯網),又或者是某些公司憑著獨占市場攬著資源而進行各種研究,未必是由自由市場而來。而即使是相信市場力量也好,資本家對於環境的影響往往是外部性,也沒有反映到成本之上,那又怎會有動力創新解決問題?反而由政府的管制,真正製造了需求,才能使資本家有在環保上創新的動力。(當然,也可以想到反對的回聲:該管多少?或外部性或許少到可以忽略之類,就是沒完沒了)

現在網絡更分化下,這些議題已經越變極端,各方只會形成封閉系統,自圓其說。書中提到這些懷疑商人,更拿早已有定案的DDT來評論,說卡森是滿手鮮血。對於科學的不信任,也已演變成一種陰謀論主導的自我感覺良好(現在是連地平說也可以捲土重來開會議了)。基於人性,販賣懷疑是很有市場的,而解釋卻往往吃力不討好。

相關筆記:

回應

Mentions

  • 2018開卷記錄
  • Fong 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