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全息玫瑰碎片

William Gibson 的作品不知何解會跌入在下「不敢讀的經典」當中,是有讀過《神經喚術士》中文版沒錯,但英文原版就一直束之高閣,可能是給嚇怕人家說好難讀懂啊、好多參考之類的。讀中文相對是比較輕鬆,但他的作品又出了名很難翻譯,於是中文版的品質也給很多粉絲質疑,而且也沒有出過很多本(繁體而言)。這本《全息玫瑰碎片》是他英文原版《Burning Chrome》的短篇故事集,當中由他出道到《神經喚術士》之前的短篇都有,可以一探他的 Cyberpunk 因子。是簡體字書(沒辦法,就是國內比較多),翻譯得如何不懂說,我讀起來其實有點像《神經喚術士》般不是太順,所以說也應該符合風格吧?

書中《約翰尼的記憶》、《全息玫瑰碎片》、《冬季市場》、《整垮鉻蘿米》、《空戰》等等,都已經是準 Cyberpunk 風格的了,包含了藥物、網絡、虛擬體驗等等元素,機器入侵我們身體。窮人靠出賣身體而賺錢,例如《約輸尼的記憶》便是以出售人腦記憶空間給企業保密。又或者如《冬季市場》的 Lisa 出賣自己的身心離線感包裝成可以如電影般的消費體驗。而對於這些事,我們的身體本身往往是承載不來,便得靠藥物來強化,例如 Lisa 便是經常吃迷幻藥,又或者《空戰》中的主角為了贏比賽而要吃超專注力藥。另外,此幾篇作品也見 Gibson 的日系風情。

而 Cybperspace (塞爆空間) 一詞也首見於《整垮鉻蘿米》,裏面有電腦連接網絡,表現為虛擬空間 Matrix (一般都譯母體,但這裏譯做矩陣空間…),而黑客牛仔則在這些網絡間走來走去,做做商業間諜,鑽防壁走後門,賺取利潤。這整個就是《神經喚術士》的格局了。而在《整垮鉻蘿米》裏更加強調了一種線上線下的落差,威風的網絡牛仔在現實其實都寂寞,要尋求慰藉。幾篇故事都看出,在線上越是精彩、風光,其現實人生卻越是無聊、失落。

本書的序裏作者提到他需要有別於傳統科幻的反叛,但在作品集裏《蠻荒之族》、《紅星、冬季軌道》都竟然是太空提材。他筆下太空已成為一個令人發瘋、失去理性、被遺棄的地方,可以說是他對此類型的看法嗎?《蠻荒之族》發現高智慧文明,但與我們不能溝通,只能在某個特定地點送人過去,然後等他回來,他可能已經瘋掉、甚至死去,但有時會連帶外星文明物,例如可以治癌之藥。於是地球科學便發瘋地送人過去,希望大抽奬抽中有新發現;可說是完全扭曲了科學發現那種理性,而是盲碰運氣,回到近乎迷信的態度。《紅星、冬季軌道》講俄國太空站,已因為俄國已成地球強權,便變得沒有戰略價值而被廢棄,甚麼正氣的太空探索、實驗精神、人類願境等等全無,終歸還是資本主義邏輯全勝。事實上,Cyberpunk亦是對資本邏輯的控訴,大型跨國企業已然取代民族國家的地位,成為控制和將人分級的惡霸。

作品集中比較屬於另一類的是《酒吧里的歸棲者》跟《新玫瑰旅館》,前者有點都市怪談的成份,講新人類進化;後者則是比較傳統的間諜式故事,講「人資」的商業爭奪戰。

最特別的作品是《根斯巴克連續體》,當中寓意畫公仔畫出腸,控訴現在科技發展,已然失去了想像力,令以往種種天馬行空的意念,都只能存在於類似幻覺或集體回憶。我們需要的是突破,打破悶局,從中找到活力,找到美好。Gibson 當年開天闢地,要掙脫傳統科幻的格局,自創新一格,破舊立新,是此故事精神的體現。只不過時間總不饒人,Cyberpunk 也終究成為另一種 cliche 與定型,但我們不要忘記叛客精神。

回應

Reposts

  • Fong Yun

Mentions

  • 2018開卷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