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電腦生命天演論

說到機器智慧一事,有一班人努力研究,如何讓現有的機器表現出有智慧?他們設想的機器,會像人一樣,擁有獨立的身頭腦,可以與人交流,活脫就是另一「種族」的人類,但卻又擁有機器高速運算、邏輯準確、執行無誤的優點。而另一班人,則想我們的大腦由個別神經元組成,每個運算能力不高,但將他們組合起來形成網絡之後,便會產生智慧。而 《電腦生命天演論》 談的就是這個觀點。

不過本書並不算很理論,反而像歷史書,將這種分散式的機器發展史娓娓道來。說到利維坦、依拉士摩(達爾文祖父)、萊布尼茲、圖靈、馮鈕曼等等,以及其他在歷史上不出名的學者,原來都已經預見了機器發展,應為分散、平行、網絡化。作者認為,現在的電腦因馮鈕曼架構之盛行,反而忽略研究這些面向。

可是這種「電腦」又是如何運作呢?在這一點上卻是玄之又玄,大概因為太過複雜,未能參透。正如神經元不識大腦意識,我們也只能見樹不見林。

本書並不新,成書之時大概網絡沒有現在這樣發達,但卻可以聞到一點語意網 (Semantic Web) 的氣味。隨著網絡和機器智能的提升,整體網絡將越發聰明,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很多相關的資訊、建議、配對等等。

然而,這整體網絡是有意識的嗎?會思考嗎?是有智慧的嗎?於我們來說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待之?本書也沒有答案,作者只是提供線索,預視未來人機共生網絡的發展,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又或者,我們其實早已身在廬山中。

相關連結: 《電腦生命天演論》記疏

回應

  1. 早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如果電腦不懂自發去了解、處理、接受 error,它便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思想。生物有獨立思想因為我們看得出事件的差異而學習新事物。現有的電腦只是用事件的差異性來快速尋找相類的事物來與既有的 database 來做 matching。這樣的 system 運算快但不會進步。你覺得對否?

  2. 只憑自己理解去說。

    書中也有類似觀點,要懂進步(自我學習),必先懂得犯錯,判別錯誤,一步一步從錯誤中改正過來,這是我們大腦運作方式。不過如何判別錯誤,就要有準則,也就是價值系統,這是難處。

    現在我們都用統計來做機器智慧,也有些成果,而其實統計也是我們大腦運作方式之一,不依靠個別神經元,而是一大組互相依賴,然後算出答案。統計資料也可以成為價值系統的參考(正如天擇、經濟市場),所以如何配合會犯錯的電腦,就可能是關鍵。

  3. 我全身起雞皮疙瘩,想到網路爆紅事件簡直就像我們的大腦思考一樣,一次只能專注一兩件事,神經元網路之於電腦網路或著應該說強化的人際網路是如此的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