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晚上到了網台節目《動漫廢物》做嘉賓,談談新的 EVA 劇場版、整個系列和其影響。節目氣氛不錯,熱熱鬧鬧,加上大家都很熟 EVA,所以有很不錯的討論。
記得其中討論過一點,就是 EVA 是要用右腦看。因為 EVA 本身將故事說得不太完整,所以引來劇情派觀眾用左腦討論解謎,往往會鑽進牛角尖,自找麻煩。如果用右腦感性地看劇中人物種種心理,就會比較「順暢」。我想這是大家一般都認同的說法吧!
然而,為甚麼會有這種「左右割裂」的情況呢?我認為這就是 EVA 本身最弱的一環:故事情節與人物之間的關係薄弱。
舉個例,EVA 本身的一個重點,就是補完。之所以要補完,人與人間的關係疏離,人心失落。之所以疏離,是因為「心之壁」的建立,自我封閉。然而,為甚麼會有「自我封閉」的問題?是因為使徒來襲?是因為年紀小小就要當駕駛員?是因為人類濫用了智慧的果實?是因為人類企圖將「神」據為己有?是因為 EVA?是因為人類發現了亞當與Lilith?是因為出現了複製技術?顯然答案都不是。
說穿了,自我封閉、人心失落等等都是現代的「都市病」。我們住在越來越多人的大城市,人與人間的交往卻漸漸表面化,難覓知心,人心猜忌,害怕接觸,自我保護等,使人孤獨孤立起來,這就是「心之壁」。這與甚麼亞當 Lilith 關係全無,所以便會故事還故事,人物還人物,「左右割裂」,要左腦右腦分開來看。
這種割裂,令到角色們原來身處甚麼情景也似乎無關痛癢了。無論是當 EVA 駕駛員,或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都可以患上都市病,也都需要補完。甚麼背景設定、宗教符號、機體設計等等,成了糖衣包裝,空中樓閣。然後個個「中計」、「被騙」,要喊「老賊」!
有人會說,很多故事都是這樣啦,表面是甚麼甚麼,實際上又不是在說「人」?表面是銀河太空,實際講權力鬥爭。表面是魔法世界,實際是的英雄冒險,之餘此類。沒錯我們說的都是「人」的故事,但好看的地方就是人在不同情景之下,有怎樣對應的想法、感情、行動,顯示出甚麼人格等等。如果人物與其所在的情景關係太過脫離,人物故事兩邊看,不能「渾然天成」,便會有「堆砌」的感覺。
討論科幻就最明顯,例如《攻殼機動隊》的電視版主題是 Stand Alone Complex,這個現象與其當時的時代背景、科技發展有密切而不可分的關係。你不可能討論 Stand Alone Complex 的人是甚麼思想心態,而不討論 Stand Alone Complex 這現象本身。
EVA 其實在人物和故事兩方面都算是做得十分出色(即使故事補完又補,但我仍然認為是不錯的點子),奈何兩者關係太弱,要分左分右,不能整合。記得在某本書上看過,EVA 之所以有如此影響,並非因為她是一套「經典作」,而是一套「問題作」,這種「左右割裂」就是其中一個「問題」。
延伸閱讀:
一矢中的!可是就算明知是固弄玄虛,還是讓人想知道他想說甚麼,這就是導演的功力吧。
想起當時制作人在極有限的資源下能寫出很容易理解 (角色上) 又很難理解 (劇情上)的劇本 ,己經可稱之為動畫界的經典
寫的真好,我之前在睇一套動畫<黑之契約者>
雖然套野既劇情基本上並沒有大突出,而且又無完整交代,結局更加有點兒戲
但係我都仍然覺得好好睇,因為套野都係想細說一種「感覺」一種「心情」
EVA同黑之契約者我估都達到呢種「共嗚」的效果吧
有無睇過<翼神傳說>RahXephon?D人話佢似EVA,不過我覺得在個軸心上更「似」
Your site is the best!!
Please link to this site.
http://evangelion-nerv.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