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開首引用聖經故事,約伯這義人本來人生順利,但卻遭逢大劫大難,便求問神在那裏?於是神便這樣回答他:「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電影也用這終極問題為主題,全然展開。其展開的方式有兩面,其一面是顯示生命、宇宙、萬事萬物的奇觀,以壯麗震撼的畫面,描寫創天造地。其二面就是故事主角 Jack 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和他如何尋找那個終極寄托。
在此的思路是:人面對苦難的時候,感到沮喪氣餒,便問神在哪裏,究竟祂有沒有在看顧我的?我行事為人做得那麼好,為什麼會搞成這樣子?其實這是自我中心的想法,認為神是有責任照顧好我的。在這裏,我們便該仰望天邊星宿,該念及神是創天造地的神,在地位上是大大超越自己的,我們不應去想神該為我做什麼,反而是知道自己的卑微,完全順服,不應有所執念。你看宇宙萬物的浩瀚神奇,自己的所謂苦難,又是如何的微不足道呢?萬物生生滅滅,才是恒常,自己的生命與苦難,原是這宇宙的一部份。
然而要達到這種想法,很難,理性上懂,感性上卻仍然很難受,因為我們是屬「自然」,情緒因周遭的事而波動起伏,連帶影響我們行事為人。若我們只隨身體慾望而行,只關注自己,終將於苦難中跌墮。電影旁白說,只有屬「恩寵」 (Grace) 的,接受苦痛傷害,被討厭侮辱時,也能保持平安自持的心。再說白一點,就是愛。愛是開心的唯一途徑,沒有愛一生只是枉然。
可惜的是電影裏這道理只是由旁白說出來。電影裏主角 Jack 的困惑,在嚴父慈母之間內心爭戰,不知道究竟是為善還是為惡才好。他不斷尋問,他追求祂,祂在那裏?這問題似乎縈繞到他成人,即使事業有成,仍然愁煩滿面。然後呢,他經過了窄門,來到永恒,在那裏所有家人朋友都在,都是歡歡喜喜的,終極完滿了。他究竟是如何由困境達到樂觀的心?只是靠自己想通?他是如何轉變過來的?
若普通的勵志故事,必會談到主角經歷了低谷,失去了很多,卻在這低谷中領悟到一些道理 (通常就是愛),從而改變了自己,脫離困境,重拾自信。若這是福音電影,就必談到主角藉著神,通過耶穌基督,得著救恩,得著改變,出死入生,走出陰霾,得到平安喜樂。靠愛和恩寵,使我們能於苦難中自處。《生命樹》只是提了問題和終點,但那中間那過程並沒有橋接起來。感覺上,神與人仍是隔得很遠很遠,人如何能夠成為永恒的一部份,天人合一,卻沒有解答。所以說,這片其實也不算很重宗教味。
雖然如此,若這片分開兩邊看,仍是拍得細緻動人。宇宙萬物固然叫人神往,但那些日常生活,通過鏡頭的捕捉後,串連成一幅美麗圖畫。緊貼主角的鏡頭,每每都是人物特寫,使人更能細看人的感情。由宏觀宇宙,到微觀人,使我覺得生命,其實真的很奇妙,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細心去看。
致 Jacky,
你好,本人為Milk Magazine之記者,現正進行一個有關網上資訊點撃率之專題報道。
曾 瀏覽閣下的博客,素知 閣下對網絡資訊有豐富認識,因此希望能邀請作一訪問。
由於稿件籌備需時,希望 閣下能盡快以電郵方式回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