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電影製作的技藝

《Side by Side》 談的是電影拍攝技術的變革,由菲林到數碼,如何改變了電影業的工作方式,這當中的得失是甚麼?

無論是傳統菲林或現代數碼作業,當中的工序和技術,都帶來了不同的工作方法、態度、文化等等。例如菲林每拍十分鐘就要換,使整個劇組得以十分鐘一休息的節奏拍攝,導演必需掌握好每十分鐘要拍甚麼,這也使大家在開機時都很認真嚴肅,十分專注。數碼拍攝則可長達四十分鐘,導演可以順著情況長拍而不用被迫停機,但也有演員覺得長拍其實很辛苦,透不過氣。又例如菲林需每天沖印,第二天才可看到結果,導演想畫面如何很靠攝影指導的判斷,知道燈光、鏡頭、曝光等等是否對位。有些導演不愛這些每天沖印,一旦隔天拍出來的東西不是他所要的,很難重拍,但也有人愛每天沖印帶來的期待與驚喜。數碼拍攝可即場預覽,有助導演看到效果並即時修正,但也卻引來其他人一起看預覽,對著畫面指手劃腳,甚至有導演說看預覽的演員都只關心自己的髮型,這樣反害了工作氣氛。

籠統來說,傳統技術不那麼便利有效率,導演必需(或者說被迫)事前作謹慎計劃,非常耐心,做足預備,然後才執行,否則會浪費很多時間。新的數碼技術讓導演更接近他的作品,可以更快地看到拍攝結果,可立刻重拍,又可以在後期大加特效改動,更隨心所欲。這引起一個疑問,以前我們所欣賞佩服的,除了導演的想像力外,還有他把這想像力投放在大銀幕上的技藝,尤其傳統技術拍成電影殊不容易,工序繁複又有很多細節要兼顧。新的科技使那執行變容易了,平民化了,人人都可上手,那是否說我們只需欣賞電影是否有創意,富想像力就好了?所謂這些技藝在新科技下只是不值一晒?

但想深一層,新科技其實需要新的技藝,而且不是表面上的更易。數碼預覽提供的快速回饋,令導演可以用反覆試錯方式打造作品,但若導演本身不明白自己想要甚麼,心中有個概念,這樣反覆試錯形式也可能無限廻圈,徒勞無功。科技提供更多可能性後,令人花多眼亂,導演若沒有深思熟慮,就會被科技牽著鼻子走。科技給人更大的控制權,但駕馭這權力卻更需自律自制,需要人性。

所以堅持傳統技術的人,從新技術看到的不僅是便利與效率,還看到當中過程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方法,甚至我們的思考模式。而大師,就是能認清手上工具特性的人,巧妙運用,達到目標。問題是科技更平民化大眾化之時,我們又有沒有那麼多大師?

***

除了電影製作人,我們觀眾也是受電影技術變革影響的另一端。關於特技,片中馬田史高西斯說很擔心現在年輕一輩都看慣特技,覺得不是真的。但占士金馬倫卻反問,何時電影是「真」的?根本所有東西都是打造出來的。我想馬田史高西斯的意思,不是電影本身是否真實,而是有沒有帶給觀眾那份真實感。我個人覺得,現在特技較好,我反而沒有多分神發現那裏穿崩,又或者模型做得多像真,更加能夠投入電影世界裏面。而真實感,其實源自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血有肉的角色,更多於特技好壞。

片中也有提到觀眾由上電影院到在床上看 tablet 看串流,或通勤時看手機影片,觀影經驗已大大不同。有人覺得上電影院專心一意地看片,並於場中觀眾同哭同笑,是獨有不可或缺的觀影經驗。但也無可否認地,於家中自己看戲方便得多之餘,在這私密空間下看戲也另有一番感受。

然而,無論在家裏還是在電影院中,特技完美無暇還是穿崩處處,你我也許都為看過一齣好戲而感動過。或許好好說故事,觸動人心,才是抵擋技術變革的最好方法,也是最老掉牙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