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D 這本小說被喻為架空歷史系的鼻祖之一,其所設的「假如」也很大:如果二戰是軸心國勝出了會怎樣?故事背景中的美國就是被日德瓜分了的國家,東面歸德,西面歸日,時間是戰後十五年,而世界仍似乎是燥動不安。
故事背景雖然宏大,但故事卻沒有強烈的主線,主要是從小人物出發:古玩店主、珠寶師、商貿代表… 在他們的生活裏,我們可以看到在日德統治下的美國生活。美國人被看成下等人,文化無以為繼只能成為古董玩意。德意志繼續擴張,納粹主義變得正式,繼續迫害猶太人,接連在南非也進行種族清洗。他們也對日本虎視眈眈,自己本身也有複雜的派系鬥爭,尤其在故事中德國總理去世,情況更為複雜。德國甚至還發展上航太火箭,向宇宙出發。
故事流行一本禁書小說《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裏面又是另一個架空歷史:如果盟軍勝出了。於是我們有了三個世界:讀者世界、故事世界、禁書世界。雖然禁書也是盟軍勝出,但也非同讀者世界:瓜分世界的是英美,美國走民主路線,英國卻被丘吉爾長期統治。對比故事世界與禁書世界,強權換了角色,卻仍是強權。
書中角色愛用《易經》在重大決定上卜卦,故事裏的禁書作者,甚至乎 PKD 本身,也有用卜卦去決定劇情走向。貫切 PKD 對真實作出的質疑,他運用卜卦去創造的世界,也是疑幻似真。書尾暗示禁書世界內有真實,也就揭發了故事世界的虛幻,也一下子打通到我們讀者世界裏來了:在我們的角度,故事世界同樣虛幻,可是禁書世界也不真實。我們將三個世界互相對照,也足夠使人產生混淆,思考現實。這質疑真實的主題,也重現在古玩店收藏品屬真屬假的問題上,我們像店主一樣以為有把握的東西,其實都未必可靠,而真品與贗品的分別,在於我們如何去看,不在物質之上。歷史也是這樣嗎?證據確鑿,還是看我們如何解釋證據?另一個角度,可以看 Frank 在決定是否要做不仿古的美國珠寶,當中並非真與假的對立,而是創意。
本故事在年初時被拍成同名的試影集,首集反應不錯,應會繼續拍下去。單單看這日德背景便很有趣了。影集故事創造另一層真實:禁書成了影片,美國意志看似還未盡消。
多重歷史互相對照應該很有趣吧,可惜我不是歷史人。架空歷史跟科幻一樣都在問「假如」,將人們置於某情某景下,看我們的反應、道德、價值如何改變。所以即使本故事沒有強烈主線,結局還是開放的,但我們從小人物身上看到戰爭的遺害並沒有完結,一直影響著我們。而我想對於 PKD 來說,「假如」就更有真實是甚麼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