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原名是《Smarter Than You Think》,落在科技樂觀派的一方,作者身為科技雜誌《Wired》的專欄作家,自然會探討很多科技議題,也很能綜合多方正反論點,而整體來說他認為現在的電腦、網絡等科技,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他雖然也引述很多不同的研究,但他先聲明:這不是本腦神經科學的書,也質疑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太早蓋棺定論,無疑我們的專注力和深層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但說我們的大腦如何給「重設」了其實太魯莽,畢竟我們的大腦根本時時刻刻在重設線路。而他認為,未來是人機合作的時代。
記錄所有東西
我們現在將記憶外在化除了紙和筆,還可以用多媒體如影片、圖片,再加上儲存空間越來越平,我們更能全天候地記錄起我們的生活。作者走訪一些生活全記錄者,就是隨身帶著踏影機的人,或者用流動電腦記錄事情(眼鏡配單手文字輸入),這些人不會覺得自己記性差了,而是覺得因為凡事都有記錄,所以不必焦慮要記下事情,為而更能活在當中,專心手上的工作。想像你在看到兒子首次學行時,不是忙著找電話記錄。普遍的問題反而是技術性的:記錄容易搜尋難,尤其是影片照片這些非文本的東西。另一問題就是我們不記得曾記錄過,就連搜都不會搜,技術更進一步的應該懂得辨識情景,提出建議,此功能的簡單版就如facebook的「當年今日」。
私隱是一大問題,尤其現在我們都靠某某公司來幫我們做記錄,而不是自己擁有。作者認為我們應可設定個人資料的時限,會在某些時間自動毀滅,並可以隨意選擇何時停止記錄等等。
網上寫作與公共思維
一般印象認為現在的人的讀寫能力差了很多,然後怪我們的科技,以往是電視,現在是網絡。但事實上網絡帶來了寫作的「文藝復興」,比起以前的人我們的寫作量大大增加,那管是寫 blog 或只是寫電郵或社交網絡的狀態、跟人家討論事情,我們在工作以外的寫作量大大的增加了。有些學校實驗學生必需開 blog 寫作交功課,在有了真實的觀眾下,學生們寫作認真了,而且更小心自己的用字,這是所謂的「聽眾效應」。這不單是使他們寫作技巧好了,更形成他們的公共思維,懂得分享自己所知的東西,而不管那是多麼瑣碎。
公開寫作,在網上連結就成為另一種力量。歷史上向有「多重發現理論」,亦即同一個點子很多時都是被好多人在差不多的時間想到。其一解釋是觀念是環境的產物,當環境條件成熟,觀念便會自然出現。而當有發明天才的人察覺不到其他人在做甚麼的時候,創新的步調特別慢。例如盤尼西林的初次發現與再發現之間,相差了三十三年。作者認為若果能夠連結得到有相同興趣的人,就能消解多重性,讓創意點子更多更快地走出來,而現在的網絡便是這個連結的重要角色。
在公共思維下,我們容易在網上組織起人來做有心的事,會寫成維基百科或上問題網站解答開題,成為公共的知識庫。有人擔心因為匿名性,網上言論都傾向於粗暴辱罵,歧視某些群體,作者認為這始於是植根於現實世界裏的偏見。實名或許有用,但會去卻匿名的自由。要避免這種情形就要小心經營討論串有規舉有管理人,就像進入一間有保全的酒吧一樣,否則就會像一般新聞網站加個 facebook 討論,全都是謾罵。這種線上場控的技巧,作者認為是數位時代的重要技巧之一。
新基本知識
學懂使用網上媒體各種各樣的表達、顯示分析資料的方法、使用媒體檔案,成為新的基本能力。作者舉例網民使用地圖軟件分析選區、使用文字雲分析一篇演講的關鍵字、使用隨身裝置來分析自己的健康。在影像方面,這一世代已經不是照電視播放的全收,而是會將節目抓下來,粉絲們會分析情節,仔細檢查每一格,而新的影片影集也迎合他們的特地埋下不少線索或畫外音。更不用說我們已經習慣使用圖片做Meme,剪接影片來表達意見,或直接拍自己對著鏡頭做評論、反應、教學、開箱等等。未來還有如3D打印技術,將會如何與我們發生關係?
搜尋與記憶
每本談科技的書都會提到這個蘇格拉底講的這個寓言故事:法老薩瑪斯對埃及透特神的各種發明有所評論,其中一項是文字。透特說文字能增強埃及人的智慧,強化記憶。但薩瑪斯說,你是發明家,但卻說未必能知道發明的真正影響,事實上識字的人可能不再利用記憶,可能會成為健忘的人,他們會依賴文字,以外在符號幫自己回憶,人們會接受大量資訊,但卻是無知的,但又自負而張狂以為自己很有智慧。這個故事到現在仍然十分真實,我們的確不像口語時代的古人能夠背誦記事,但外在化的文字也成為我們身體的延伸(麥克魯漢語),使我們能夠有更抽象的思考層次了。故事重要的啟示其一是科技往往有自己的生命,其二是兩面刃的特性,這使我們面對新科技時必需要有所知覺。
「Google讓我們變笨?」這問題擲地有聲,激出不少討論,有人從自身經驗出發,有人從腦神經科學出發,而作者則由歷史來看我們「共享記憶」這回事。正如在印刷出現之後我們鮮少能夠整本書背誦如流,但我們的閱讀開始變得廣泛,借圖書館之助,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索引,我們的大腦由記住事實的細節,轉去記住其核心概念,並其取得的路徑。這是我們將記憶外部化到圖書館裹,延伸我們的大腦。作者從群居角度去看,我們與另一半生活的時候也不時共享記憶,依靠別人去記另一些事,而我們只是要記得如何取得。同樣的角度可以看待現在的網上資料,只是另一種記憶的外部化結果。不過如果技術角度,網頁的搜尋、歷史踪跡、存檔、取回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畢竟圖書館是公共設施,Google或Facebook就有企業為賺錢賣廣告的憂慮。
群眾智慧
網絡綜合各種不同的人互相合作,帶來很多奇觀,由破解遊戲攻略、影集線索,到維基百科等等,都運用了網上動員之效。不過網上動員不是要動就動的,暫時來看一大條件是:無償,人們出於自己喜歡而做,而不基於任何利益。作者分析要動員網上群眾的智慧,其組成要有死忠級貢獻者和輕量級貢獻者,生態才成。另一點是群眾要夠有足夠的獨立性,才會免於團體迷思的影響,依大數法則真正集合各方人的意見,使之聰明於個體。否則有群聚傾向後,會產生馬太效應。至於商業上,則可以用奬金比賽,或在公司內部設文決策市場等方法使用群體智慧,這在《破解團體迷思》有詳述。
利用群眾力量,我們也得在如何問問題方面一下功夫,作者舉摺疊蛋白(fold.it)為例,就使用一個簡單的遊戲系統來發揮出群體智慧。而事實上,這也有邪惡版的用途,例如色情網站免費提供色情圖片,突然中間來個CAPTCHA,看得熱血沸騰的人當然即刻來「破解」,但其實是幫了忙註冊垃圾電郵。
電玩與教育
如何使用電腦和網絡去做教育,是近年熱門話題,一如在電視出現之後,電腦也被奉為教育的新革命,而最近的版本是平版電腦,不過從這些硬件帶來的教學好處則仍未可見,反而是腦神經科學針對幼兒的研究認為,使用螢幕媒體有害。作者亦因此將焦點移到比較大的學齡兒童身上,去看電腦和網絡對教學的影響。其中表表者是可汗學院,以影片形式讓學童自己控制進度學習,回到學校在老師指點下做功課習題,其效果相當不錯,學童會主動學習。作者亦提到有教師以遊戲《Civilisation》來教歷史,使學生興趣大增之餘,亦令他們學習到歷史上的錯綜複雜的政經關係,甚至可以反指出遊戲的模擬上有那方的缺陷,並不反映現實。
至於網絡,除了上述提過的公共寫作能使學生更認真外,粉絲組織起來對遊戲或影集做的研究,認真而專業,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學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數據說話,作者以《WoW》為例,玩家為了了解系統而作出大量的數據研究,在網上做詳細的記錄和推斷,這整個過程很符合科學精神。另一項可以教學童以試錯式處理問題的技能,是編程,除了邏輯思維和試錯外,還可以教會如何為一個現實問題設模,並得知電腦如何做事。這些都比起某某平版電腦的神奇 App 來得更實際。
之前有人提過新一代是「數位原住民」,在處理電腦和網絡的能力都比上一代皆。不過作者發現的研究並非如此,跟一般人一樣,新一代都會被搜尋引擎的結果誤導,只看頭幾個結果,不會深入所搜尋的主題。
社交網絡
誰要知道你早餐吃了甚麼?這是一般對社交網絡盡是無聊的生活訊息最典型的評論。作者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看似無用的訊息,事實上給了我們一種社會學家所說的「環境覺察」,感覺幾乎就像跟人在同一個房間裏,通過零星訊號得知他的心情與思緒,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對某人的內在狀態創造出一個圖像。這種環境察覺使我們感覺與其他人保持著接觸,共同存在著的感解。有時候都這些朋友真的親身見時,大家都能直接討論深入的事情了,因為有了共同背景。而較嚴肅的例子有美國記者被埃及保安隊逮捕而發了求救推文,結果在網絡組織了支持者討論如何去救她。較搞笑的例子在推特早期,日本網友在厠格沒有厠紙而發推求救。
在工作場上,這種將自己狀態廣播的做法,讓大忙人可以減少了電郵收件,因為人們可從其他渠道得知他在那裏、做甚麼,甚至有問題在他的狀態下的討論串與其他人解決了問題。這其實是用更適當的工具做更適當的事。
評論愛說網上的人自戀又淺薄,根本沒有深入的對話。作者認為這只是菁英主義,其實在網絡之前,我們也會閒話家常,也不見得會很有養份,只不過社交網絡將這些東西顯露出來罷了。新溝通工具引起學者恐慌是常有的事,例如咖啡店文化興起之時,學者便擔心學生、作家等終日留連慌廢學業事業,只談八卦,但事實現在回看咖啡店實在是當時的重要場所,激起不少社會議題的討論和意見交流。
在網絡的研究上,有所謂的弱連結,而社交網絡正好是這些弱連結存在的地方。弱連結帶給人較多的機會,去解決問題或傳達訊息。例如研究發現在社交網找工作的人,通常都是碰上平時不太閒話的人,而非親近的朋友,道理很簡單,弱連結的人與我們的生活圈子不同,比較能提供不同的資源或意見,讓你逃過社交圈同質互動的問題。
網上社交沒有沒減弱了真實的社交互動?作者找到的研究說的剛好相反,通常在線上活躍的人,在線下也有豐富的社交生活,比較多傾向那人本身的性格如此。社交網絡使人成癮,人人不停地刷更新,又如何解決?作者認為我們通常都與工具有一段磨合期,在使用後了解其利弊自然會有對策。例如對於網絡成癮,現在都流行練習覺察,用如冥想的練習使自己更察覺自己究竟在做甚麼。
社交網絡的一個問題,是在連結數不太多的時候,在思考討論問題、交流時效果最好。這就如討論串如果人太多,只會讓人淹沒在噪音一樣。若以社交網絡作為個人品牌的推廣,如明星、作者,當然是越多人越好,但連結數太多結果互動只能變成單向。
另一個問題是私隱,當我們將生活如此廣播的時候,總會有糊塗或令人尷尬的時候,這些事我們不想在見工時給人家找到。有人認為當人人都這樣做時,這種發現應該會變成常態,而人們不會介意。作者認為,我們應有權為所發的訊息設下時限,在一定時間後自動毀滅,我們要有被遺忘的權利。
政治運動
鍵盤戰士有沒有用?轉推、Like、分享有沒有用?我們常常有浪漫的想法,常常引「阿拉拍之春」作例。作者認為網絡作為溝通是必需,但不是變革的充分條件。鍵盤戰士雖然很鍵盤,但始終會傳播訊息,而引發更多由打字變成行動的機會,並能夠解決「多數無知」的問題,即認為自己的觀點並非大眾所認同的而因此沉默。
對於圍爐取暖的問題,作者「懷疑對迴音室效應的顧慮,在保護言論自由與弱勢權利的國家被誇大。但在有深刻族裔或意型態敵對的國家,同質物以類聚可能會相當危險,因為團體會在線上組成,煽動彼此訴諸暴力。」有人論說線上行動之有限,在相對簡單而清楚的目的如推翻穆巴拉克很有效,但建立新政府就複雜得多,所以埃及在起義後兩年仍在掙扎中,暫時還未看到數位工具如何可以幫助差異極大的團體之間創造信任和合作。
獨裁者當然也會進化,除了殺雞儆猴,還會利用網絡的公開性反監視他們想監視的人。新聞上經常見就是某某公司可能交出某人的資料給政府,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我們要面對的根本問題:我們現在的網絡裹的公共空間,都集中在某幾間大公司手裏,這讓我們沒有保障。我們需要一個數位時代的大十憲章,要求這些公司尊重發言者的權利,要給用戶更多個人資料控制權,能夠在用戶要求下刪除資料。記起之前讀《Who owns the future?》更進一步地說,我們在網上的貼文分享都應該能夠通過微交易來收費。
總結
本作可觀之處在於作者發揮其專欄的寫作本色,綜合現在有關各種電腦與網絡的各種評論,回應了近年各種說新科技之害的說法,先不論他對於未來大體樂觀的看法是否充份,但能有這種討論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