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開卷筆記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一講起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刻板印象就是報事貼和白版,不過這只是設計師的一籃子工具箱裏的其中兩件,而且據說是用得不好時才會覺得設計思維就是這兩樣東西。設計思維本身用在產品設計上,包括找出問題,找到卡住的位置,重擬問題(reframing),找出新的點子(報事貼和白版用在這裏),進行原型試作(prototype),得到及時回饋得知到方案是否可行,遇上卡住的問題再重覆。這書介紹如何應用相同的方法,去設計人生,在任何人生階段都可以進行設計並作出改變。而這本來就是史丹福大學的一個課程,整理要點後出來的書。

如果要作不太準確的分類,我大概會將這書歸類為「正能量」書籍,因為會看到很多「你現在就可以改變人生!」的類似句字,也有很多金句,說的東西也比較抽象。不過本書介紹了很多工具,是可以實際試作的;而且談論到一些想法或概念,大體上都覺得有道理,不會太虛太離地。根本問題是,人生是否可以如產品那樣設計得到?是不是命定?會不會環境決定大部份?如果以設計思維出發,設計就是解決問題,包括人生如何過這類問題。

認識自己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首要工作,就是認識自己。人生很多時候都是重覆,重覆成為習慣,以至我們不會去想這箇中原因,甚至有時這些重覆和習慣都是由其他人加諸的,就更不會問。但往往我們在心中某處還是會感到不妥,即使生活看來美滿,但還是有可能覺得卡住或者困住,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如《Matrix》那句Splinter in the mind。

生命設計要我們先找到自己的人生觀與工作觀,作為羅盤,來引導設計。人生觀工作觀如果有相衝突的地方,就是需要修正之處。認識自己的方法,例如書中就有一個好時光日誌,來讓我們記錄一天下來哪部份覺得充滿精力、有興趣的,哪部份是煩厭的,哪部份有進入心流(flow)狀態等等。經過記錄和檢視,就應該能發現自己的志趣,生活中不同部份的比重等等,就比較能得出人生羅盤。

我很欣賞的一點是書中叫大家向現實低頭,用設計思維也就是認識你在現實所遇到的限制,書中稱為重力問題。重力問題不能改,只能避開和轉向。重力問題有兩個面向,一是真的現實上不可能,正如真正的重力,二是非常困難的大海撈針形問題(書中舉例是提升普遍詩人收入)。遇到這些時我們就無法行動,而設計師認為無法行動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而是佈境,不是你可以行動的地方,別白費心機。但要留意的是重力問題,看來很似書中提出的另一類讓我們覺得卡住的船錨問題,很多時是自己有了某些固執的圖象願景要完成,這些問題是可以行動的,是可以通過重擬問題和發想大量點子來試試解決的。問題是有時我們卡得太久,便會覺得這是重力問題。

去到有關想點子的方法,便是很多典形的設計工具,如思維圖、腦力激盪、報事貼等等。有些其實是需要多過一個人做的,在產品設計裏會有設計團隊,在學校則可以同學分組,在現實呢?就看來是親人朋友同事了。

原型試作

有了一堆點子後(書寫到要想至少三個不同人生的「奧賽德計劃」),就可以進行原型試作。產品設計原型試作很容易理解,就是做一個簡單版本,只有核心功能的成品,看看使用操作上是否可用。至於人生的話,就是先試試例如相關工作,例如說你有個夢想是開咖啡店,不要就這麼孤注一擲地出錢租舖裝修開張,然後才發現自己其實非常討厭清潔工作。書裏討論到找工作機會的技巧。

作者先介紹成效最不好的求職法,就是按求職廣告去寄信。一來其實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工作會登廣告,很多其他機會都其實要靠人際關係。二來是求職信的競爭相當激烈,很容易石沉大海。作者提議在此最好的做法,就是照抄廣告的用字,因為主管其實都只是用搜尋功能,所以要中關鍵字才會搜得出來。這方面很像網頁的搜尋引擎優化。

而作者覺得更好的求職法,其實不是求職,而是保持好奇心,對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找已在該領域工作的人,進行生命訪談,也就是訪問他們,問他們有關工作上的細節、每一天如何過、他們享受工作的哪部份、行業的情況如何、入行途徑等等。這一方面可以讓你更認識該工作,是否與你的人生觀和工作觀相符,是否值得繼續追求。另一方面,也會讓受訪者留下印象,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對他們的工作領域有興趣,並可能引介其他人給你認識。因為你本質上並不是向他們求職,所以他們也會稍放批判眼光,還可能樂意分享。生命訪談過十幾個人後,你就建立了一個人際網絡,並很有可能給你真正的工作機會,也就是作者指的那些隱而不見於廣告的職位。1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又或者非常不想跟人交談的時候該怎麼辦?作者沒有說,這令人想起典型成功者就是外向型的刻版印象,加上是史丹福課程可能令人更覺離地。但至少這種交談,首先只是在你找工作時才需要,而且談的內容起碼都是你感到興趣的事,這應該感覺好一點。重點就是保持好奇心。

心領神會

有幾個理想的方案在眼前了,接著要進行選擇,但因為都很理想,可能會更拿不定主意。在如何做抉擇上,作者也有一番建議。首先必需再次體認的是只是選擇原型計劃,而不是一次過定生死的決定,所以先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當理性分析各選項都有差不多的優勢時,作者提議要放心給身體,去感受。他提到的字眼,就是海萊恩在《異鄉異客》中的「grok」,書譯作心領神會,指一種超越理性的了解。這時候認識自己,又必需更上一個層次,去聽身體說話,可能以冥想、祈禱等等這些感覺很靈性的方法去做。這聽起來很「虛」,所以作者也不太多著墨。另外也提議可以當自己已做了其中一個決定,模擬自己在這決定下的感受等等。

最後作決定的關鍵,就是要放手,否則又只會卡住了。

對失敗免疫

對於失敗,我們都不會想遇到,但每踏出一步都有可能會遇上挫折,如果因此卻步或停步,我們就又卡住了。

重擬問題,生命不是只看結果,而是過程;是一個永恒遊戲,所以也沒有成敗。能夠這樣想,就能對失敗免疫。但這種大師境界,誰又能達到呢?

比較有用的想法,可能是老套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在當中成長。作者在此提議是記錄失敗、分類和分析。

當然,也不要失敗到一下子就死掉。如果以設計思考和原型試作,就應該不會出現死不番身的情況。這樣子就在每次失敗中成長和學習,也其實能對失敗免疫。

保持好奇

書裏有五個大建議,也見於很多介紹此書的文章:對事物好奇、嘗試新事、重擬問題、知道凡事皆過程、尋求幫助。驟眼看都是相當大路的建議,以至於我們很容易忽視,而其實有些也並不容易。

例如怎麼保持好奇呢?一個人活得越久,可能其實越來越不好奇,就如黃子華語「係咁架啦,好出奇呀?」,體制教化會削去我們不少好奇心,以至我們冷眼過活。要激發好奇心,除了可能要重新練習外,還可能關係到我們資源不足,即使好奇心發作,發現問題,也無力去改變。這又變成一個賴環境賴資源的說法,也是為甚麼有些人覺得此書離地。

又例如重擬問題,又是另一種並不容易的技巧,不是單單對於正在鑽牛角尖的人說句:「用另外一個角度想吧!」就能達成,也是需要練習,甚至用坊間的一些思考框架(換帽子、九宮格甚麼的)來進行。甚至此書忠實建議避開重力問題,也得要知道如何辨別,而通常當局者迷。

尋求幫助是需要的,以作者的脈絡來說就是建立生命設計團隊,定期檢視生命羅盤和方向,提供新想法等等,這對於以上難處可能有幫助。作者在此分辨了咨詢與給意見的分別,好的同伴會引導你自己思考,叫你留意忽略的事,而不會直接提出意見。而至於如何組成這團隊,似乎也有一定門檻。作者的建議,至少是建立一個日誌,寫下你覺得需要幫助的地方,和可能幫到你的人開始。

似乎退到最簡單的方法,還是作記錄和定期檢查回顧。


  1. 在寫這篇的時候,正在看《資訊裂變》,談到網絡與連結的事,亦指出研究已發現找工作這回事不是全然由市場薪金導向,還有由人際網絡等等決定,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

回應

Reposts

  • oktak

Mentions

  • 2018開卷記錄
  • Fong Yun

*